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殷孟伦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在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留下了译著2种、专著17种、论文45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科研和教育人才。殷孟伦先生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能有如此丰硕的创获,固然与他的好学深思、刻苦努力分不开,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当是他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与先进科学的治学方法。一、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先生平生非常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根柢书籍的研究。从中学到大学,广泛涉猎,在文、史、哲等方面,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亲承音旨、奉手请益的老师极多,诸如祝屺怀(《汉书》、古文义法)、赵少咸(清人古韵之学)、龚向农(经学通论)、向先侨(文字学)、林山腴(《史记》、《交通》)、庞石帚(《文选》)、汪辟疆(目录学)、胡小石(甲骨文)等。尤其是黄季刚先生,孟伦先生曾跟随研习6年。在这6年中,季刚先生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教导他一切学问从头  相似文献   
2.
所谓“儿化”,在不少现代汉语方言中都存在,然而其形态、意义、功能、用法等方面却各不一致,至今还有许多问题不甚明了.本文为了方便讨论,首先提出简单的“儿化”分类方案(以北方方言为主).然后根据此分类,研究山东方言中的“儿化”.总而言之,山东地区所见到的“儿化”大致可分为三类,即:1,卷舌式;2,嵌1式;3,变韵式.从它们存在的地点推测,“嵌1式”是东西两地区各自独立产生的.从而进一步推测,“卷舌式”可能是在普通话普及的情况下受北京话影响产生渐渐渗入变韵地区取代变韵汇.”“嵌1式”也可能是这种“卷舌式”的(早期的?)一个变异.  相似文献   
3.
钱曾怡的《博山方言研究》[日]太田斋著刘淑学,傅根清译一、以往的方言研究要评论钱曾怡先生的《博山方言研究》,首先要综览一下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中国的方言研究,虽说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始,但直到近代,仍限于用汉字表述的方法进行方言词汇与标准语词汇和“方音...  相似文献   
4.
山东方言特殊词语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山东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和民俗以及民众心理等方面,对山东方言的特殊词语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乃至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穆陵"考证     
“穆陵”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千百年来 ,学者们对其所在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证据、地方志史料 ,得出“穆陵必在楚地”、“穆陵即在麻城县北一百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史记·淮阴候列传》叙述韩信为布衣时有这样一段话: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之文大体相同。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和唐颜师古《汉书注》并引张晏说以解“蓐食”:“未起而床蓐中食。”后代诸如王力的《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7.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 ,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 ,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 ,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8.
宋人赵彦卫,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以文史为重点的文化遗产——笔记体杂著《云麓漫钞》。(下文简称《漫钞》)然而,关于他的生平,人们所知却甚少。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漫钞》二十卷,《续钞》二卷,通判徽州赵彦卫景安撰。……彦卫绍熙间宰乌程,有能名。”这是有关赵氏生平的最早的概括性记载。其后元代马端临《文献通  相似文献   
9.
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畲话是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有人甚至认为畲话就是客家话。其实,从畲话的发展历史与语言事实看,畲话与客家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景宁畲话的语音而言,景宁畲话与客家话存在着诸多不同。总之,畲话是一种古老的、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以族群分布的、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方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