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原有的生态治理思维、方法、制度已不适应当前生态治理的需要,治理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治理模式,从思维、方法、制度出发构建生态系统治理的四梁八柱。在治理思维上,以整体思维、协同思维及底线思维为依托树立系统思维;在治理方法上,以统筹全局、对立统一及发展眼光为抓手学会系统方法;在治理制度上,以生态边界划定制度、经济生态转化制度及长效监管制度为着力点创建系统制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迈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情和社情分离、网络话语流行。从理论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应从“利益”视角转向“社会关系’’视角。以‘‘社会关系’’为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科学发展、包容和谐、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研究"意识形态",需要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思维。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表现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集结,其经历了"意识的理论产物""虚幻的共同体"以及"历史的最高统治"三种表现形态的递进式发展。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特殊表现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两种世界观基础的对立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多种表现载体的共时互构。这一集结突出了经济关系对意识形态具有"归根结底"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对于今天日益分化的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