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储兆文 《唐都学刊》2004,20(1):46-48
初唐山水诗合儒道于一体 ,既求功名 ,又纵情自适的的哲学基础 ,比六朝诗人退隐内敛的思想对盛唐山水诗的影响更为直接 ,且其反映的地域远远超出六朝 ,为盛唐提供了多种风格的山水样品。其景与情的处理、意境美的生成和山水诗的律化与语言的诗化 ,都说明一直被忽略的初唐山水诗是山水诗从六朝到盛唐演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承续阶段。  相似文献   
2.
天人观是中国文化的母题,渗透到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的各个方面。《诗经》雅颂里充满了诗意化的天人思想:先民们从“天生万物”而萌生了“天生人”的观念,天被视为有生命的实体(上帝),它成了最高伦理道德的化身(天道);因君为天之子,故天君同道,君应有德,顺天保民(王道),否则君违天道,王位将倾。这种天君同道思想是基于现实的苦难和先民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这种诗化思维,对天的神化与对君的控制并存,其结果是在现实性的虚幻中实现了理想化的满足。  相似文献   
3.
山水诗始于晋宋,成熟于盛唐,而介于其间的初唐近百年间众多诗人在山水诗上的贡献一直被忽视。杜审言、沈亻全期、宋之问第一次将岭南风光带进山水诗的描写领域,第一次大规模地用严格规范的格律诗来表现山水主题。这两方面的成就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因而,他们在山水诗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自然山水与人的情智的交互渗透 ,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物我为一的意境生成成为可能。以“幽峭”为特征的柳宗元山水诗 ,通过对荒蛮瘴疠的穷山恶水、凄神寒骨的冰凉世界、幽明静远的人间仙境、奇丽迷离的世外桃源以及自况自伤的咏物诸题等多种意境的营造 ,不断向山水的内在精神深入 ,把压抑在生命内部的感情、追求、品格渗透到自然山水中 ,在其所选择的与自己人格追求相对应的山水物象中 ,借山水精神而使人的精神得以超越 ,从不同层面突现出其卓异的精神个性和峻洁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5.
影视化接受:文学不能承受之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兆文 《唐都学刊》2004,20(5):103-105
当代文学的影视化接受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文学作品一经"触电"而迅速流行,但是文学在受众数量上的扩大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影视表现手法的逼真性、假定性、故事性和大众化要求,造成了文学文本想象空间被挤压,掏空了文学的诗性和美感,使文学本性中的崇高越发不能承受影视化接受之轻。而"解决之道"有待于影视创作者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历练、受众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接受期待的调适以及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废都》是一部关于城的小说,但它并不是在描述一座建筑意义上的城,而是在表现一个肉体和精神上的家。这座废都的一个个建筑意象——城墙、街巷、院落、宅第、寺庵等,既是故事发生的现场、人物生活的环境,更是贾平凹从现实生活的斑白记忆中提炼出来的感悟生命、把脉时代、检讨文化的精神映像。  相似文献   
7.
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皆以"淡而有味"著称,但王维诗味长而格老,韦应物诗气清而韵高;在意境上,王维诗有画意,恬静而温润,韦应物诗有氛围,冷静而凄清;王诗的物象明朗而富生机,韦诗的物象幽冷而萧疏;在句式经营与题材选择上,王、韦之间也有完整与分散、丰富与单一之别.这些都与他们归隐的动因与入禅的深浅有关.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小说《高兴》讲述了一个离开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后的生存状态,小说的主旨在探讨离土的农民,如何在城市扎根。《高兴》是一部标志着贾平凹创作思路和叙事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小说,它没有像《废都》《怀念狼》甚至《秦腔》那样,继续他的颓废、挣扎和怀乡,而是掉转手眼,通过褪尽铅华、隐去技巧、简约而索朴的叙述,宽容而微笑地捧出他对城市和生活在其间的下层人的柔软和温暖;《高兴》体现了贾平凹从尘世挣扎和心灵搏斗,走向了顺乎自然的静观,脱去了纷乱变形的精神意象,走向了清澈而唯美的简约写实,实现了对他早期朴素创作风格的超越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暗香》、《疏影》为词坛名作,其托意历来众说纷纭。其实,两词在咏梅的外表下寄托了作者情脉一贯的怀人之情:《暗香》为怀念合肥恋人之作,《疏影》则为词人向范成大索求小红的闪烁之词。按照这一思路,则历代对这两首词的疑惑与难解均可冰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