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生命。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有 :寻找学术研究的空白点、偏颇点、薄弱点、分歧点、整合零散因素为新体系新见解、发现新资料建构新观点、独创一种新见解新理论新体系等七种  相似文献   
2.
《山雨》研究商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王统照逝世不久,便有同志提出:《山雨》是“五四”以来描写旧中国农村崩溃的难得的作品,过去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评价是与它的内容不相称的。自此以后,许多同志撰文响应这一看法,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山雨》的成就及其地位。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由于研究者的观点方法不同,所处的具体社会背景不同,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和评价还存在着许多分歧,有些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讨。这里,想就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曾經在旧社会生活得較久、受資产阶級及其文艺思想毒害较深的人来說,要彻底地擯弃资产阶級立場和資产阶級文艺思想,确立无产阶級世界現和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这却是任何  相似文献   
4.
题材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着题材决定论的偏向。即认为作家只应该写重大题材,写工农兵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写他们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丰功伟绩,讴歌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貌,而其他题材都是没大意义的。这里,仅举1979年至1984年间出版的许多文学史著作进行讨论。以期说明切实更新文学观念,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纠正题材问题的偏颇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简单地以所谓题材大小来评价作家的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题材固然是重要的,有轻重之分,大小之别,但是题材本身只是提供了一种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末,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奏之快,方面之广,程度之深,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颇为罕见的,成为人类文明史上蔚为壮观的辉煌篇章。以往的数十种总体性文学史著作,为描述这种历史性巨变曾作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勿庸讳言,还普遍地存在着许多缺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文学体式的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和经验规律,尚缺乏系统完整的专门性观照。即使那些以文体为中心的文学史,实际上也大抵是以文体作为建构体例的框架、划分作家作品类型的依据,对文体自身演变的整…  相似文献   
6.
徐鹏绪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第一部以"文献学"名称出版的厚重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不仅可以为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青年学者指明治学门径,而且对于正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仁,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在本学科的文献学建设方面,这部著作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应该给与高度的重视和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鲁迅研究若干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研究中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何理解"民族魂"的含义?鲁迅是否属于苟活者?鲁迅传的写作应运用怎样的视角?鲁迅创作自述研究中存在哪些薄弱点、空白点和偏误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中归纳出应该吸取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经验教训,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鲁迅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且也会给广大的当代作家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方法与鲁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学术界对新方法的认识和评价分歧颇大.但近百年中国学术发展的历史实践和八九十年代文学研究批评的现实状况、人类文化的统一性以及我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资源的严重匮乏,无不说明借鉴吸收改造西方新方法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新方法对鲁迅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能不断地激发革新创造的热情,促进方法论意识的觉醒;能积极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丰富研究课题内容;能有效地更新思路,对创作文本作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正> 在"五四"新文学中,实力雄厚的文学研究会作家群,是一向主张文学为人生.倡导现实主义的.但这个流派中的一些代表作家的风格,又有若干差异.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例如王统照写于从"五四"到"五卅"期间的短篇小说(多收入《春雨之夜》、《霜痕》).就表现着相当独特的风格:笔触清新婉曲,情调沉郁伤感,主观的抒情重于客观的描写,渗透着哲理,荡漾着诗意.这种散文诗、写意画式的格调风韵,在"五四"小说界是独树一帜的.本文试对王统照前期短篇小说风格构成的因素、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风格应占的历史地位等.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鲁迅作品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经过许多同志的努力,我们的鲁迅作品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应该首先充分肯定的。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不足。这里拟着重通过剖析一些实例,就有关进一步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问题,谈一点极为粗浅的想法,以期引起讨论,得到教正,促进鲁迅作品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