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疆在中国的战略格局中居于国防前沿,地位异常重要。民国时期,国人即关注新疆的移民垦殖问题,对相伴而生的民族关系问题也有深刻地思考。以史为鉴,研究民国时期学人对民族问题的思索,为时下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另外探寻时人的思想与当今中国所采取民族政策的契合点,为当下民族政策寻找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国国内政局波诡云谲,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也在分化整合。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的关系经历从蜜月到交恶的演变。盛世才独占新疆的野心与中共力量在新疆的增长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之苏联在处理与盛世才关系中的不当,种种因素合力导致盛世才采取清共之举。双方关系的恶化对延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共与苏联的联系受到限制,来自新疆的援助断绝,中共也以此为契机认真思考与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法学术考察团是民国时期中外合作考察的一个典型.考察团组建后遇到来自国内舆论和国民政府的阻力.考察途中,中法团员之间在汽车挂旗、 待遇及拍照等方面产生诸多纠纷.至中国团员被殴之后,双方矛盾激化.由此引起国内各方的强烈反应,导致考察活动中断.中法团员之间的纷争乃是长途考察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是由考察团组织机制、 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合力所致.从对中法学术考察团组建后遇到的阻力及双方纠纷来龙去脉的梳理,可以反映出历史事件的复杂面相,也能窥视彼时中外合作考察之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