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祸国殃民的“四人邦”出于其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野心,肆意篡改、伪造、歪曲、割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按劳分配所作的一系列科学论述,搞乱了政治经济学理论,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其流毒之广,影响之深,实在罕见。在按劳分配问题上,分清路线是非,拨乱反正,肃清“四人邦”的流毒,是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重要理论任务。劳动是劳动者为改变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有目的活动,它支出了人的劳动能力,消耗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而这种支出或消耗,是必须有相应的生活资料予以补偿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论点。我认为,首先必须解决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问题,否则难以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选择良方。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是什么?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商品经济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没有解决。理论上的反复和实践上的摇摆,使我们蒙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损失是巨大的。历史的经验应该汲取。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就产生了鄙视、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的理论思想。当时有  相似文献   
3.
这个栏目的作者们有不同的面孔,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热诚,坦率和对社会的责任心。我们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所以提供了这样的空间,让他们表达有建设性的想法,希望能够带给读者触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尊权文化和礼仪文明的缺失和重建两个方面,着力论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确立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方针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行事风格,充分表现了一种社会对公民的人性关怀、人文关怀、情感关怀和人权关怀;这是尊权文化和礼仪文明的具体体现和强劲弘扬,并且正在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以体现。这将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以一种向上、向善和向爱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充满和谐、和睦与合作的健康氛围;进而促进人类心智的成熟和公民人文素质的提高。“这种氛围”,对缓解社会矛盾和减低暴戾之气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振兴辽宁经济”专栏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辽宁是全国重工业基地,也是最大的老工业基地,虽然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老工业基地的落后面貌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近年来,辽宁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目的比重逐渐下降,位次不断后移,兄弟省市正在不断地赶超上来,辽宁企业老化已经严重地削弱了辽宁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势在必行。对此我们不仅要有紧迫感,更重要的还要有危机感,如果现在还不抓紧对老工业基地的拯救和改造,不仅严重制约着辽宁经济的发展,而且必将影响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改造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不仅是辽宁省自身的紧迫任务,也是全国四化建设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把改造老工业基地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八五”规划的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此,我们开辟“振兴辽宁经济”专栏,我们希望理论工作者能走出书斋,与社会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出并研究问题,对省情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科研方向的重要内容,我们应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广大厂长经理们、实际部门的工作者以及领导机关的同志们为“专栏”撰写稿件,为振兴辽宁发展经济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日本研究》,现在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期望《日本研究》将成为一个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刊物,在推动我国的日本学科建设,促进我国的四化建设,加强中日友好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从根  相似文献   
7.
封制建专主义思想和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观,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很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在生产的社会形式上,它鄙视、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它以行政垄断、官式经营、层层封锁、不计效果等等超经济方式领导社会经济活动;三是在所有制关系上,它以小资产阶级的急躁心理和专制主义的强制搞“穷过渡”,否认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排斥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此,我想仅就第一个问题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1988年春季,我写了《提高全民族的资产关切度》一文。文中提出了公民对资产和资产增值的关心程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兴旺发达的标志。分析了我国公民资产关切度过低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以及造成公民资产关切度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全民族资产关切度的改革途径,其中包括建立社会共有制的问题。本文拟就产权制度和理论问题再作进一步的分析。我认为,这是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所遇到的最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与其回避不如超前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有相同的一面,都是社会对生产进行自觉的有计划调节。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不同。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建立在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因而“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的基础上,是集体财富“充分涌流”和单一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而社会主义阶段的计划经济,则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长期并存因而必然保存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第二,对象和内容不同。未来共产主义计划调节的对象和计划的内容,是产品经济。而社会主义阶段计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正确处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当代世界各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出于日本资产阶级的利益所需,日本政府的科技发展政策的一个根本点,就是它采取一切组织手段和经济措施,力求使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衔接一致,把科技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尽可能地同经济发展战略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