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汕头由于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民成了汕头经济社会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农民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实践中发展了其政治心理中的现代性积极因素,但是由于潮汕文化的深刻影响,汕头农民政治心理中的传统性消极因素仍然大量存在。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汕头农民尽快克服其政治心理中的传统性消极因素,大力张扬其政治心理中现代性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劳动就业权是指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保障下我国公民获得劳动就业机会并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需要进一步梳理劳动就业权作为基本人权及宪法性权利的真正内涵以及国家对该权利实现所负的义务,并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探索公民劳动就业权法律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主要依靠法律的调节实现的。《绿色民法典草案》作为法律生态化发展的产物,它的绿色理念及其法律制度与当下中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高度契合,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育保险法是生育补偿社会化的需要。生育保险受益者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从全国范围来看,生育保险受益者待遇落实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呈现出地区不平衡,受益者待遇在生育保险法实施过程中被人为降低。从地区范围来看,生育保险待遇水平和生育保险受益率偏低。提升生育保险受益者待遇,应该提高受益者待遇享受标准,改进受益者待遇支付方式,扩大生育保险基金筹资渠道,控制和节约生育基金开支。  相似文献   
5.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拥有一个半世纪悠久历史的社会主义政党,它始终以建立一个比现实社会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为其奋斗目标.然而,"自由、公正和互助"等基本价值却最能界定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些基本价值也使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潮汕方言是我国保留古音古词古义等最多的方言之一。由于它与普通话差别很大,难学难懂,进而影响到外地移民的文化认同和心理归属感。在潮汕地区,潮汕方言居于绝对的强势地位,这也是影响潮汕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方言从总体上看,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迄今,潮汕方言相对于普通话在潮汕地区的绝对强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滞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上淡化潮汕方言,实施文化包容和文化多元,这也是潮汕海洋文化应有的品性。  相似文献   
7.
流动妇女生育保险问题,是指我国一些地方性法规以户籍为标准,将流动妇女排除在当地生育保险制度之外,致使流动妇女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制度性歧视问题。而引发流动妇女生育保险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在过去,主要是由于国家生育保险立法的缺失。20lO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从国家立法层面上作出了生育保险不与户籍挂钩的刚性规定。人们期盼,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流动妇女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为分析框架,《社会保险法》在实施中必须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主体及其责任、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缴费、工伤和失业保险的预防功能等十四个具体问题予以关注和解决。将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对《社会保险法》即将出台的各种实施细则或办法大有裨益,也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者对法律援助对象的分类未能反映出法律援助的对象是"贫弱的人"这一本质属性。学理上,以"贫弱"为标准,因经济绝对"贫弱"而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是法律援助的一般对象;因生理、心理、自由、文化等相对"贫弱"而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是法律援助的特殊对象。据此,法律援助对象之学理分类可以系统解构为一般对象和特殊对象。一般对象,可分经济绝对贫弱的公民和法人;特殊对象,又可基于不同的因素引出不同的对象。这一学理分类的法律实益在于:理论上,彰显了法律援助对象在确定上的平等价值和权衡优先原则,能提升法律援助对象理论的学术品味;实践上,统一了法律援助对象分类的标准,既能修补传统"经济困难"(经济绝对"贫弱")标准的缺陷,又能满足法律援助对象日益扩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的配偶提起的离婚案件,不同于普通的离婚案件.在这类案件中,精神病人的配偶面临着离婚自由与监护职责的权利义务冲突,其看似在行使离婚自由权,实则是在推卸和抛弃自己对精神病人的监护职责.因此,该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需要从对精神病人监护职责承担的视角,让精神病人的配偶在推卸和抛弃监护职责的同时支付必要的对价,以实现对精神病人的特殊保护,并达致监护职责与离婚自由的平衡.司法处理一方面要体现提起离婚的一方当事人所秉持的"自由"价值观,另一方面须在精神病人一方实现制度上的"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