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胶东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今天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拥有1 800多公里曲折蜿蜒的海岸线。靠海而居的胶东半岛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独具特色的胶东半岛海洋文明。所谓海洋文明是指人类以海洋水域、岛屿、滨海地带等为活动范围,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海上交通、经济活动、社会制度、思想精神、民俗文化等方面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胶东半岛海洋文明是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东半岛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也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历史,但是却从没有一部完整的海洋文明史。因此,选取这样的一个区域来书写海洋文明史,本身就具有了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元嘉时期赋学批评的材料比较有限,通过范晔《后汉书》对东汉抒情言志赋的载录情况,可以看出"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观念对范晔的影响。结合《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文苑传赞》等以及元嘉时期的创作实例,印证了范晔重视声律、重视藻采的审美追求及其赋体分类观念。檀道鸾认为赋颂"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则说明这一时期的赋学批评已意识到了赋体来源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正>赋、比、兴是中国诗学的一组重要概念,这一组概念几乎与中国古代艺术的所有领域都发生着关联。然而,"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是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诗集传》以后,缠夹得更厉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这是朱自清先生在其学术名著《诗言志辨》中所下的论断。对赋比兴的意义不明,导致  相似文献   
4.
西汉帝王的汉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诸帝王的汉赋观有着浓厚的享乐主义倾向。他们都欣赏或沉醉于汉赋作品中铺张扬厉的描绘、夸张虚构的手法、恢宏阔大的气势和华美艳丽的文辞,而对于汉赋用以讽谏的结尾或者不加重视,或者全然不觉,完全是一种重审美而轻讽谏的汉赋观。这种观点不无偏颇之处,但对于汉赋发展自己的美学特色、对于文学向着更高层次的演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他们大力招揽辞赋作家,组织创作活动,甚至还有意搜集、整理、保存汉赋文献,这在客观上不仅促进了汉赋创作的繁荣,也有功于汉赋研究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所谓赋学批评,主要包括有关赋的理论表述,同时也包括赋的创作实践所呈现出的审美流向。对二者进行系统的描述与阐释,是赋学批评史的任务。 与诗相比,赋是一种产生晚而成熟早的文体,它“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兴起于战国,大盛于两汉,并成为一代之文学,至魏晋南北朝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时人的心目中,其地位甚至要高于诗。表现在辞赋创作上,因作赋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者,更是不乏其例。因而,这一时期,探讨赋的产生源流、总结赋的创作经验、梳理赋的发展演变、确立赋的价值地位以及分析赋的声韵、对偶、用典、造句等…  相似文献   
6.
冷卫国  肖俊卿 《东方论坛》2011,(1):19-24,37
由于世代口耳相传,在目前的柳腔研究中,剧本研究仍是一个空白。通过对柳腔传统剧目代表作“四京八记”的分析,归纳其情节人物的艺术特色,发掘其产生的历史渊源,考察其剧本的受众心理,可为柳腔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从变雅到老子思想贯通与演进的轨迹——从疑天、骂天到以“道”代天,从哀民多艰到剖判现实,从忧生怨战到兵者凶器,从“人惟求旧”到“小国寡民”——既有对天道、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又有对理想的终极向往。面对礼乐开始崩坏的现实,变雅与《老子》表现出的情调相似,但思想内涵复有不同,前者的立足点是有为,后者的立足点是无为。在诗歌与哲学的相互辉映中,拯救与逍遥这两大思想主题已得到了最先呈现,也为后世诸子思想的郁然勃发埋下了深刻的伏脉  相似文献   
8.
陈山毓《赋略》及其赋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略》是一部将选赋、论赋与辑录赋学资料相结合的赋学专著。该书陈氏自序是一篇精粹的赋学论文,从裁、轴、气、情、神五个方面来探讨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绪言》辑录历代的赋论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成五个部分来加以编排,藉以表达著者的赋学思想;《列传》专门辑录历代赋家的传记资料,内容丰富,颇便读者;正篇与外篇选录先秦至明代的著名赋作,兼及七体、颂体、楚辞体,偶作评点,颇有识见。在明代未年的学术著作中,《赋略》对赋文学进行了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其编纂体例及学术观点都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逸《楚辞章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完整的阐释《楚辞·九歌》的著作。王逸将《九歌》主要思想内容纳入儒家思想框架以及《诗》之比兴的解释体系中,开创性地总结了“依经立义”和“依诗取兴”的核心阐释思想。阴阳思想在其阐释中也占据不小的比重,甚至部分内容体现了谶纬化的倾向。在经学的大框架下,王逸对屈原创作《九歌》的动因以及对屈原其人的关注,客观上建构了一个大概的作者形象,而这个形象则是包含王逸个人化的理解在内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争议历来颇多。它与曹植的《洛神赋》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从挖掘《洛神赋》背后的深意入手,可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残酷现实的情感宣泄以及人生理想的幻灭是曹雪芹效仿《洛神赋》的根本目的,更是创作《警幻仙姑赋》的深层动机;同时《警幻仙姑赋》在体裁选择及写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师楚"情结,也使《警幻仙姑赋》的悲剧意味得以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