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金平傣语属于典型的SVO型语言,其所蕴涵的偏正结构的语序应是"中心语前置于修饰语",而实际语言中同时还有"中心语后置于修饰语"以及框式语序等多种语序并存的现象,出现与整体结构类型不完全"和谐"的状态。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内部和外部的因素,是该语言内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在语言接触中受汉语的影响而形成的,但其变异是有限度的,并不影响整体类型的语序和谐。  相似文献   
2.
英语傣语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英语和傣语定中结构的对比,揭示了这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特点英语主要是以词形变化为主,同时借助词序和虚词表示词的语法意义,其语法手段多样化;傣语则是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词的语法意义,由量词充当结构助词,体现了傣语量词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歧义结构在汉语语法研究里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在傣语语法研究中,几乎还是空白。傣语的歧义既有词汇方面的,也有语法方面的。句法上的歧义表现为主谓结构歧义、述宾结构歧义等,加入一些相应的词是分化这些歧义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称tǎǎi43 don55“傣端”的白傣系一个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而居的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主体分布在越南,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老挝也有部分分布.白傣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的文字.白僚语亲属称谓是白傣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其他傣族族群的亲属称谓不尽相同,透过这些亲属称谓可以映射出白傣族群的亲属制度及基本婚姻形态.文章着重讨论白傣语的“九族”制亲属称谓系统,并对称谓中“对称与引称”“专称与通称”“敬称与谦称”“从属称与扩展称”等类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芒人和“布莽”傣人是云南省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的两个特殊族群。芒人在我国至今尚未识别,“布莽”傣人虽已识别,但至今仍没有民族认同心理。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族群的丧葬习俗进行比较,揭示了其传统文化如出一辙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6.
白傣语和泰语均属侗台语族台语支,是分布于不同国度的跨境民族语言.尽管其间地域相隔,分化年代久远,但仍然保留着较为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异同及对应关系.它们是有亲缘关系的亲属语言.  相似文献   
7.
从日常生活事象看金平白傣的神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傣是云南省金平县自称“傣端”的一个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 ,而笃信传统的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在白傣中普遍存在 ,并深刻地影响其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本文从人生礼仪、农祭习俗、节日活动等方面对该族群的神灵观念及其崇拜对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平傣族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族群,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陲的中越边境一带。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却保留着十分古朴的以万物有灵为其核心内容的丰富多彩的巫文化信仰。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所发现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巫术事象,尤其是巫师、巫医及其心理治疗等,便充分说明了这样的信仰在当地人中的遗留。  相似文献   
9.
刀洁 《学术探索》2002,(4):124-127
自称“傣泐”的普耳傣人 ,系云南省金平县富具特色的一个傣族族群 (ethnicgroup) ,约 2 0 0年前因避战乱而从西双版纳东迁至今勐拉乡一带 ,曾受当地白傣人土司的统治以及处于强势地位的白傣文化影响 ,但并未被白傣文化所同化 ,至今仍保留着其浓厚的族群传统文化特点。本文以普耳寨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 ,对普耳傣人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并对普耳傣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和社会文化变迁作了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