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1.
2.
基于Vague集包含度的模糊多目标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Vague集的包含度应用于模糊条件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首先,定义vague集的包含度,利用正常蕴涵算子给出Vague包含度的一系列具体公式,并通过定义Vague集的基数将模糊集的部分包含度公式推广到Vague集。然后给出基于Vague集包含度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例子阐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诗歌翻译的审美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翻译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译诗实现原诗的审美饱和度:首先是两个文本兴发方式的差异;其次,近譬式与远譬式取材方式的不同;其三,译者客观性的"之谓"式表述方式和主观性的"谓之"式表述会影响原诗和译诗之间的审美距离;其四,对诗歌器用审美结构的调整也会造成原诗和译诗在审美旨趣上的差异;最后,"明辨"式或"忘言"式的诗歌语言表征会对诗言与诗意之间的审美距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发顺     
刘华文 《南都学坛》1999,19(2):封3
黄发顺(1890~1928.2)桐柏县固县镇黄畈村人.家庭贫苦,兄弟四人,位居第三.7岁上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他生性活泼,善于说唱,能双手写字,倍受老师器重.15岁时因家境日益困窘,被迫辍学.曾两次与人合伙去武汉做生意不成,便只身重返武汉当了兵,给一个姓李的团长当勤务员.  相似文献   
5.
黄发顺     
黄发顺(1890~1928.2)桐柏县固县镇黄畈村人.家庭贫苦,兄弟四人,位居第三.7岁上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他生性活泼,善于说唱,能双手写字,倍受老师器重.15岁时因家境日益困窘,被迫辍学.曾两次与人合伙去武汉做生意不成,便只身重返武汉当了兵,给一个姓李的团长当勤务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哲学“名象观”和西方现象学意义观的启发下 ,说明在语际转换中保证译文语符中在场意义出现的同时 ,也要开通通往不在场意义的道路 ,才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文意义的丰富性和生成性 ;翻译中的“直译”、“意译”和“化境说”的命名方式也分别类同于中国文论中“赋”、“比”、“兴”的命名方式 ;译者进入的是“神思”状态 ,还原的是原文的“第一自然” ,而不似西方文论的“想象”那样打造一个有别于原文“第一自然”的第二自然 ,这样译文取得了对原文的有机“化通”。  相似文献   
7.
"东学西传"掀开了中国典籍进入西方世界的重要一页,理雅各为其先导者。他在文化传播上将"以意逆志"作为其恪守的重要译介总纲,强调在传播中要用当今学者之意"逆"典籍圣贤之"志",诚心迎见原作的异质性;他还以治学思维伦理来运作经典传播,将学术性、批判性与译介释读相通约,以"我"之心会古人之心,求得对原典真义的真实阐释。同时,他在原典的诠释世界里,努力寻求译介传播的均衡,表现出哲学意义上的中立化色彩,展现了一个国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元素的选择立场。这些为当今中国典籍传播方式的革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