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厚琴 《天府新论》2004,(1):99-102
社会风气是文化面貌的重要表征之一。两汉社会风气,有一个由“轻急”到“谨厚”、由狂放到保守的变化过程。汉代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变化,受经济条件、政治演变、文化背景等重要因素的规定和影响,它们皆与儒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学的普及,统治观念的转变,是导致汉代社会风气发生变迁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孝是先秦诸子为家庭和社会伦理所进行的理论设计 ,具有较强的生存功利精神。孝道在后世发展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准则。本文试图透过先秦孝道之表象 ,探求其蕴含的生存功利精神。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婚姻观刘厚琴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先秦儒家非常重视婚姻,对婚姻问题提出了许多见解,形成了系统的婚姻思想,对汉族共同婚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婚姻思想的遗产,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总结、批判继承。一、关...  相似文献   
4.
儒学是一种与科学管理哲学相映辉的人文管理哲学。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在人文管理思想上不同于孔孟 ,他以“人性恶”为基础 ,在管理的组织观、控制观、价值观、原则观、人才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文管理模式 ,对历代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以古为鉴 ,为当代管理寻获一些启示。  一、“人性恶”的管理人性观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去恶变善 ,即“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荀子·性恶》,下引《荀子》只注篇名 )。他明确区分了先天的“性”与后天…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的“顺天”自然观,包括“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崇拜上天,敬畏自然;顺天守时,善待自然;敬天佑地,持久利用自然资源等几个方面。先秦儒家“顺天”自然观体现了其环境伦理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早期儒家婚姻思想述评刘厚琴早期儒家非常重视婚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形成其婚姻思想理论,对中国古代整个汉族统一婚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古代家庭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早期儒家的婚姻思想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批判继承。本文...  相似文献   
7.
园本教研作为当前幼教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幼儿园所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直面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厚琴 《天府新论》2007,(1):126-128
张家山汉简为我们认识汉代父权提供了新的资料,比对张家山《二年律令》简,对于父母有卖子权、杀子权、财产管理权等汉代父权之传统研究论断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9.
儒学与汉武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有为皇帝,他在建立和发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业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拓宽了疆域,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研究儒学对正确认识汉代以经治国以及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一、儒家“大一统”的民族观所谓“大一统”民族观念,即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统一于华夏的观念。“大一统”观念由来已久。周朝就是一个“协和万邦”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产生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相似文献   
10.
汉代作为封建大一统重新建立的历史时期,新旧纠葛,制度疏阔,父系继嗣制亦出现一些新变化。这种变化从汉代承嗣法制和社会生活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在理论上,父系继嗣的基本价值是对父系世系的延续和维系,在实践上,其成员的范围受到限定。总体上看,汉代父统家嗣逐渐受到重视,父系继嗣观念逐渐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