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
1 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是一个人们经常谈论的问题。对于文艺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是开阔、全面和辩证,还是狭隘、单一和静止孤立,不仅影响文艺的生产,而且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影响到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遇到两种要的观点:第一种是超功利主义。这种观点否认文艺的社会作用,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它只是作为一种光辉、一种固有的好东西而存在,讲功利就会玷污文艺这尊圣洁的女神。“为艺术而艺术”,或所谓“纯文艺”,就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方法是比较文学主要运用的一种方法。正如雷马克所指出的:“总的目的、重点和处理都必须是比较的。”但是,这种比较又绝不能盲目地进行,也不是“为比较而比较”的“纯比较”。它有其特殊的要求,要求之一就是先要确定用以进行比较的文学必须具有内在的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比较是荒唐的比较。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存在的客观基础,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同样,对于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特性,国内外学者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发展变化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门学科理论建设是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是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文化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逐步扩大的。 早在“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中,由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初步运用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观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开始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力图对它作出新的说明并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们有感而发的产物。表现情感和以情动人,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可是,多年来,我们的理论界对于情感在艺术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十分忽视,缺乏研究,甚至害怕触及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把情感与“人性论”混为一谈,动不动就是批判、围攻。这种情况,到了十年浩劫时期,更发展到了极端。“四人帮”把人情、性爱列为禁区,视为瘟疫。谁要是在作品中描写了情,表现了爱,就是一大罪状,就是大逆不道,就会被扣上宣扬“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贩卖“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