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8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文章分析的重要性 “分析”一词的含义是解剖、拆开看某一事物的成份、内部构造等。如:把钟表拆开,看它是用那些零件构成的、怎样构成的,研究它为什么能准确地揭示时间;用化学的方法,认识某一物质包含哪些成份,这些成份各有多少、比例是否适当,——这就是分析。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门以社会或自然事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面对其所包含的各有差别的众多个体,都要从宏观的角度,依据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使众多的个体,各有所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正> 粉碎“四人帮”,带来文艺的春天。近两三年来,我国诗坛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万紫千红的新景象:十年动乱时期的那以“假大空”为特点“帮”气十足的诗已为“抒真情说真话”的真正的诗所替代;在反右扩大化的政治灾难中被迫搁笔的一批早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就已蜚声诗坛的老、中年诗人在沉寂二十多年之后,又放声歌唱了,青春正茂,一大批朝气蓬勃的青年诗作者正在崛起,其中又有一部分勇于探索的人们,他们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写出不少闪耀着奇异光采的诗,尽管某些探索未必  相似文献   
4.
苏金伞1906年出生于河南睢县董村一小地主家庭。从《出狱》于1934年在《现代》(6月号)发表算起,在诗坛耕耘的岁月已五十余年了。五十多年来,诗作可查者约300首,出版的诗集有《地层下》(1949年上海星群出版社)、《鹁鸪鸟》(1949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入伍》(1951年上海华东出版社)、《苏金伞诗选》(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四本。  相似文献   
5.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各高等院校中文系(科)都开设有以培养、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写作课。文章写作要不要理论指导、有没有它自身的理论体系、是不是一门科学?在认识上却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有人持否定态度。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写文章有什么“定法”,鲁迅不是曾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  相似文献   
6.
1  我国进入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以来,新诗坛有很大变化。新诗潮以奔腾之势涌动于诗之发展长河中,迄今已近20年。当前,大潮已涌过,我国新诗现状如何?读了最近一期(1998.12)的《诗刊》,欣喜之中,仍有忧虑。为便于说明问题,不能不录引两首,简评如下:手触火堆 火焰冰凉早失去真实的热度有位藏火的人、带电的人混入人群他有光有色的声音,忽高忽低像火苗从一端到另一端与火遭遇,我们相约了几日与死亡的黑蝴蝶相恋了几日虚张的火热 竭力向上扶摇黑蝴蝶的影子比落叶还轻这首题为《藏火的人》的诗,“他有……”一节语言之怪异、艰涩,实在…  相似文献   
7.
论诗的审美标准--兼评"第三代诗人"的诗与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诗歌,否定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不关心社会,反意象,消解诗意,审美标准迷失、混乱,尤其是"第三代诗人"的诗与论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应建立诗歌共同的审美标准,以有利于诗的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诗歌的审美标准是一、真、善、美.二、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或热情激荡、动人心.三、诗家可读懂.  相似文献   
8.
《四平师院学报》发表的《大学文料写作课是不是一门学科》一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很好! 大学(包括师专)中文系的写作课对于学生来说,本是很有用的一门课程;可是,目前全国有些大学对它不甚重视,有的甚至已停开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它的任务只在训练学生写出文通字顺的常用体裁的文章,从某种意义说,它只不过是高中语文课的补习,如果招收入学的学生都能写出文通字顺的文章来,它也就没有开设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新诗潮的涌起,我国新诗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发展,冲击了某些固有的观念,打破了诗坛单一的局面,开拓了诗的广阔天地,丰富并提高了诗的艺术,无疑是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 《文史哲》1984年第5期刊登了萧洪林、邵立均二同志的《刘勰与莒县定林寺》一文(以下简称萧文)。文章认为刘勰晚年出家后,由南朝入北朝,在莒县创建了定林寺。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特提商榷意见如下。一《梁书·刘勰传》载:“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按:此指钟山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这里说得很明白,刘勰在钟山定林寺出家后不到一年就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