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本文从音乐文学的角度探讨了《诗经》及其研究的“歌词学”价值,并对现当代歌词理论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诗经》其实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词总集,它启示我们,中国歌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是诗歌的附庸。本文还对中国歌词的基本特征、中国歌词的文化品格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日前,一家企业公开选聘副厂长,候选人只有小李和小张两个。全厂人都知道,小李德才兼备,且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而小张能力平平,只知道唯唯诺诺地跟着厂长转。最后选得的结果却是小张坐上副厂长的宝座,不少人说.这到底是选人才,还是选奴才呢? 人才者。德才兼备,有一定特长也;奴才者,甘心供人驱使,没有真才实学也。人才,大多有个人的独特见解,“刺多”、“不顺人”,因此有用而不好用;奴才,大多圆滑、听话,因此没用但好用。  相似文献   
3.
张炜创作的众多小说构成其文学世界的四重境界:"芦青河"境界、"古船"境界、"野地"境界与"高原"境界。四重文学境界的建构汲取了道家水文化的智慧,虽历经形态变化,其本质始终如一,最终以"善"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四重境界如同四座山峰,标示着张炜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与艺术景致,从一重境界到另一重境界,张炜小说创作不断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对既往境界的舍弃与否定,正是多重境界的营建与数峰并存,使得张炜的小说世界呈现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4.
由聊城大学中文系承办的“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于2001年11月3日在聊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开幕。来自全省各大专院校、研究单位、新闻单位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山东省著名作家左建明、李贯通、于艾香以及聊城市文联、聊城市诗人协会的姜建国、张维芳等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王万森教授主持,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马恒祥、聊城大学副  相似文献   
5.
青春流浪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流浪形式也不一而足.无论何种情况,青春流浪总是要经历种种苦难,这对于青年流浪者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构成种种考验,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成年礼"仪式的完成;精神层面上的流浪则意味着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寻,具有深刻的哲学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自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文学史上多次论争所引发的轰动效应,使之成为跨越到21世纪的文学形象之一。丁玲运用独特的“日记体”形式所展开的另类“青春叙事”。对都市“新女性”所面临的“青春矛盾”及其“青春欲望”进行了大胆、严肃的深层次艺术表达,帮助人们正视青春的本质以及青春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青春视角看,《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篇典型的青春小说,该作品除具有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特的“青春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理想”主题进行梳理 ,认为在历史转型时期 ,当人生观和价值观标准发生扭曲的时候 ,个人理想往往和时代理想产生错位 ,个人理想不再指向时代理想 ,而是表现出多元纷呈的状态 ,面对理想选择的青年往往表现出迷惘和尴尬。某一时代“青春理想”主题的文学表现 ,既受制于时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环境 ,又离不开文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锦瑟>之所以扑簌迷离曲折隐晦,正源于作者复杂的创作心态,而那种复杂创作心态的深层,积淀着作者郁结日久的"情殇"情结,解开这一情结,对阐释<锦瑟>及与之相关的无题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本分析,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对李商隐"情殇"情结的形成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中国小说中的“病态青春”形象在不同作家笔下的表现形态各异 ,命名方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运用主题学方法 ,重点对 2 0世纪末 80、9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病态青春”主题进行梳理研究。文章认为 ,“病态青春”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病态”在青年群体中的文化表现 ,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虚假之作 ,来自“病态青春”的呼唤倒显得真诚可贵 ;“病态青春”问题作为一个时代文化课题 ,作家和评论家无法回避 ,也不应该回避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济宁市的引智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20年来,济宁市累计引进外国专家2364人次,派出技术和管理人员赴国(境)外培训2142人次,创建省级农业引智成果示范园8处,解决技术难题2100余个.开发新产品、引进先进工艺1142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