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辨别古今之法治与德治在治国主体、治国原则、治国目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辨析了当代法治与德治之关系;法治需要德治的支持和配合,德治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规制.  相似文献   
2.
"强纲领"是爱丁堡学派所构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实现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由非认知科学社会学向认知科学社会学转型,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诞生。科学知识社会学从此取代了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主导地位。但是,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立场否认了科学的客观性标准,受到了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猛烈批评。爱丁堡学派针对这些批评尽管作出了积极的辩护,但仍难化解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是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 ,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道德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彻底改变了人类道德思维的方式 ,赋予了义务、公正、自由等伦理概念新的涵义 ,把道德从人类领域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的整个生态领域。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必然是生态式的 ,生态伦理必将成为人们行为的道德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4.
自然价值被认为是生态伦理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石。在传统伦理中,自然只具有对人类有用的外在价值。生态伦理学对自然的价值重新进行了界定。一方面,它扩展了"有用性"的内涵,不再从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来看待自然的外在价值,而是从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来理解这一概念;另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从目的论与整体论视角来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生态伦理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在时间维度上将人类道德义务扩展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空间纬度上则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  相似文献   
5.
加强口语教学,增强学生实际交际能力已逐渐成为英语教育界的共识。业内人士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对此,笔者认为,在精读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精读课中加强口语训练的具体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东西方生态伦理学界的理论争论,主要围绕下列问题而展开,即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究竟应当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是否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自然界是否享有不依人的利益而独立生存的自由权利,生态伦理作为道德判断是否应以关于自然的事实判断为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还是共生共存的关系,等等。综述这些问题的讨论,旨在引起更多人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刘建金  彭诗升 《探求》2013,(6):45-48
生态伦理学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审视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反思城市化的得失与走向.新型城市化的要义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中寻求一种新的平衡,生态伦理学有助于我们从形而上的层面理解和把握并自觉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在城市生态伦理的建构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重点,个人是基础,而本土化取向(包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态伦理建构的根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