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政党是社会中最有生命活力的团体组织,因此,它有对自己独特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有特殊的生态模式,施加影响的途径和自我发展的生态规律;同时生态规律与政党本身形态又处于一种互动的运动状态,其规律和必然的逻辑结论是:政党的生态和生命在于创新。本文从生态学理论和党建理论结合点切入,对于丰富新时期党建理论、探索党建工作途径、开拓党建视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表明在社会主义一般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意识形态里的碰撞,由此形成腐败的滋生,在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等健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能够克服其在完善过程中出现的这一消极现象,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充满坚定不移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幸福感是人类的普遍意识形态。民众对生活期待、追求和满足的幸福感受与国家所能提供的物质消费资料之比,即幸福指数,它具有可教育性、可培养性、可诱导性和可调控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国家发展战略,国家积极参与幸福指数的引导与调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