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福特的《好兵》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而著称,作品采用固定式内聚焦方式,依靠逆时序的印象及不可靠叙事者进行叙事。同时,反讽的运用也是文本突出的表现手法;当反讽被置于叙事学研究范围内,成为研究文本内部深层规律和结构的方法,来研究语篇之说服力的一种手段时,被称之为叙事反讽。论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将文本中的叙事反讽分为:聚焦反讽、时间反讽和引语反讽。探讨三种反讽如何进行叙事构成文本内因素的二元悖立状态,形成对表层话语的瓦解和颠覆;如何使文本中的故事升华到审美的高度,彰显反讽在小说叙事形式中所蕴含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语用失误对于人际间的交流形成了一道屏障.语用失误的产生不能仅仅归因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语内语用失误现象也经常发生.在此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语境角度对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避免语用失误发生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认知语境的了解,对人际间言语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特的<好兵>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而著称,作品采用固定式内聚焦方式,依靠逆时序的印象及不可靠叙事者进行叙事.同时,反讽的运用也是文本突出的表现手法;当反讽被置于叙事学研究范围内,成为研究文本内部深层规律和结构的方法,来研究语篇之说服力的一种手段时,被称之为叙事反讽.论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将文本中的叙事反讽分为:聚焦反讽、时间反讽和引语反讽.探讨三种反讽如何进行叙事构成文本内因素的二元悖立状态,形成对表层话语的瓦解和颠覆;如何使文本中的故事升华到审美的高度,彰显反讽在小说叙事形式中所蕴含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多数高校英语口语课堂班级大、人数多、课时有限等背景下,如何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口语能力是本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黑龙江省某重点大学在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随机抽取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口语能力强和弱的两组学生在应用自主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性.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研究对英语口语课堂提出一些建议,并针对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从职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大学生择业观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完善师范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家萧红和美国作家哈姆林·加兰都因创作地方色彩浓郁的作品而著名;萧红的名作《生死场》描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东北农民的生活,同样加兰在短篇小说集《大路条条》中生动刻画美国西部农民的艰辛生活.本文以这两部小说为研究文本,从历史文化语境入手,分析中、美不同文化视域下,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及农民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实际上,中美边疆地区的农民除了拥有一些相似的品质外,各自的心路历程并不相同,东北农民经历的是“希望-绝望-麻木-反抗”;而美国西部边疆农民经历的是“希望-绝望-希望”,不同的历程正是由于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威弗莱》成功地再现了英国苏格兰地区18世纪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状况和文化传统。有必要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这一基本观点为视角,揭示《威弗莱》与它所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间的对话性关系。高地氏族领袖弗格斯被送上断头台预示着当时苏格兰的政治命运,女主人公佛罗娜·麦克伊沃的命运表明苏格兰民族文化虽历经磨难但最终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司各特以詹姆斯党人的起义和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运用小说的艺术形式将其记录于文本中,实现了文本与历史的交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