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宦娘>的本事至少有三个.考察它的本事,就发现<宦娘>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应该是一篇地道的友情小说,或者说它写了爱情又写了友情.<宦娘>中采用了"琴"和"筝"这两个古老物象,一般说,琴代表友情,筝代表爱情.  相似文献   
2.
主位推进模式在分析语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分析语篇的连贯性、语篇的主旨和结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篇通过主述位和主位推进模式概念的介绍,应用主位推进模式得出:对英语阅读语篇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作者行文思路从而进行有效阅读。主位推进模式不仅能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写作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当下主要有李渔和冯梦龙两说,然“李渔说”明显不合理,“冯梦龙说”又没有提出证据,故在学界响应极少,反对的意见却很多。笔者最近从明代关于“汤显祖赏《金瓶梅词话》”、汤显祖与《金瓶梅》的关系以及崇祯本评语中的“情”与汤显祖的“至情”说相当接近等几个方面发现,崇祯本的评改者极可能为汤显祖。并认为崇祯本《金瓶梅》底本是万历本的抄本而非刊本。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素材来源五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与<随园诗话>中相同的资料至少有三则,这些相同之处对吴敬梓与袁枚的"从未交往"的真相提供了线索.当下<儒林外史>本事研究中有些本事找得并不恰当,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醒狮派(中国青年党)作为大革命期间的“全国第三大党”,以《醒狮》周刊为宣传阵地,大力鼓吹国家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教育.为抵消醒狮派的影响,共产党早期领袖恽代英、萧楚女、瞿秋白等人对之进行了批评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革命的教育”.其实,双方论辩的背后体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不同理解,前者试图以“国家”涵盖社会改造,而后者强调以社会重新建构国家.从“社会”视角对争论进行分析,结合两者在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中的不同看法,以“抽象的国家观”与“行动的社会观”解释两者在社会改造问题上的理念和行动方式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洪强 《东岳论丛》2008,29(3):105-109
关于《续金瓶梅》的成书年代,当下诸种说法论据均不充分。据文献记载和考证发现,"宁古塔流人"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发生于1655年,而书中两次出现"宁古塔流人",由此可断定此书动笔不会早于1655年;第62回已经提到丁耀亢被"罢官"(非辞官),而丁氏在1660年冬天才被"罢官","辞官"与"罢官"在丁氏笔下的微妙区别以及其它迹象表明,《续金瓶梅》当成书于1661年。  相似文献   
7.
明代畸人徐渭晚年有杀妻之事,关于其为何杀妻聚讼射覆。明清两代流传徐渭因害死一僧而看到妻子与和尚私通而杀妻的故事。这一故事实际上受到唐代诗人李益由于忌妒而怀疑妻子不忠的影响而来,李益疑妻事件后来被《情史》附会在明代畸人徐渭的身上,通过两人由疑妻到杀妻的相似来看,可证明徐渭因疑杀妻是后人附会的。  相似文献   
8.
《照世杯》《闪电窗》的作者“酌玄(元)亭主人”在顺治十七年(1660)冬天与丁耀亢等人在西湖游玩,而据《丁耀亢全集》及丘象随《西轩纪年集》等记载,1660年冬天,丁耀亢与张慈、李渔、胡介等人在西湖游玩,则酌玄亭主人可能为张慈、胡介等人之一。“酌玄”在古代为“饮酒”之意,而张慈又写有一篇关于饮酒的游戏文章《南村觞政》,则可考“酌玄亭主人”为明末清初文人张惣。  相似文献   
9.
《围城》不像古代小说那样,明显引用他书材料,但是这并不表明《围城》没有使用他书的材料.其实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大量的名言隽句都是借用古代经史子集或外国典籍中的材料加以生发的,只不过由于作家的艺术手法非常高妙,让人不易察觉罢了.《围城》的本事大致是采用“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化用而成.  相似文献   
10.
当下都把《林兰香》定位于清初小说,但是这些结论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考证。《林兰香》第54回"汾酒"一词,经考证最早出现于乾隆二年(1737),而从方志等文献记载看,"汾酒"成为名酒是在乾隆(1736—1795)中后期,而"汾酒"在小说中则出现更晚,小说中出现的"香肠"最早也出现于雍正朝。故可知《林兰香》成书不会早于乾隆中期,更不会成书于康熙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