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不断丰富和扩大。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又是文化安全的根本要求,高校学生的思维易受外界影响,需要重点教育引导。高校国防教育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为国家发展做好文化安全保障,高校国防教育应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指导教学,改革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迅速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内容良莠不齐”等特点,这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和传统的国防教育工作模式产生冲击与挑战。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国防意识形成的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他们对国防知识的主动关注度不够,鉴别能力有待提升;与直接获取国防知识相比,大学生更喜欢技能训练和实地参观等实践类国防教育形式。高校国防教育应进一步调整思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兵役制度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国在兵役制度演变规律方面除了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之外,还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梳理两国兵役制度发展规律的异同有助于提出并解决中国当前兵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明确变革的目标与措施,藉以强化我国国防力量与公民国防意识。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和思维的视角比较分析经典军事理论对信息化战争的适用性,认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指导信息化时代的动能战争较为适用,而我国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孙子主张通过情报、欺诈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更适合于未来网络化的战争形态。面对信息化的战争形态,应以孙子和克劳塞维茨相结合的思想,来指挥未来信息化作战的非动能与动能战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视角,应用深圳市P区和河南省Y县的调查数据,描绘农民工集群行为参与的总体现状和特征;将农民工群体分为流出地就近流动、流入地就近流动和流入地异地流动三种典型流动模式,分析不同流动模式下农民工的集群行为参与现状;识别农民工集群行为高风险人群,对其进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仍具备集群行为爆发的巨大潜在势能;农民工集群行为具有年轻化、主动化特征,集群行为参与高风险人群是在人口净流入区异地流动的"80后"农民工,其参与动因在于当前生计和未来发展的弱势性;不公平感和公民权意识是农民工集群行为爆发的直接心理动因,流入地非正式组织参与为其提供资源支持,政府信任对集群行为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