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交互作用的过程。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包括内化与外化两个过程。内化是在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下,从实践活动、经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外化则是在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下,从理性认识、经感性认识,再重归实践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说认为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这一概念存在如下问题:混淆犯罪构成要件与刑事责任要件;混淆犯罪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混淆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混淆犯罪构成与案情;此外,通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存在需要批判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于资本主义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应该辩证分析,区别对待。具体而言,需要区分普世价值本身与以普世价值之名所实施的行为,区分普世价值的概念、内涵及指称,区分普世价值的应然性与实然性。在社会主义视角的普世价值中,除自由、民主、人权之外还有更丰富的价值,比如和谐、法治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第一位阶的社会价值;在具体实现形式上,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的实现需从自身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如此意义的普世价值,既是与资本主义普世价值进行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有利武器,也一定程度上为和谐世界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