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着文学不断发展变化。文学在经历了种种探索、实验之后,各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中国文坛各种文学现象纷至沓来、此消彼长、精彩纷呈,构成一幅复杂而丰富的繁荣景象。正确分析、评估这些文学现象,对于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对其中若干现象与趋势作粗浅的探讨。一、乡村的退潮与城市的兴盛中国有着强大的乡村传统,乡村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五四”前后,中国现代最初的城市化,把一批知识青年从闭塞的乡村卷入城市,他们在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中,或忧患、或焦躁、或痛苦、或矛盾,…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学与城市文学是新文学的两大主体构成。在中国现代以来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二者既相互补充,又构成比照甚至对立关系,形成了中国新文学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在新时期以前的文学发展中基本形成和确立,在新时期以来日益成熟和巩固。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新文学一个重要的支撑性结构,它将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3.
文学功能是文学的一个本源性问题。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反复重建,功能阐述复杂多样,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复合的发展演变,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个性化、多样性是文学的生命,文学功能也是多元多样,不断变化调整的。  相似文献   
4.
新文学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是新文化的一个标志性样本。自诞生以来,新文学立足现实,自我构建,独立表达,强化现代品质和民族国家特征,主体性建构取得了成果。现当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文学方向改变、品质变异、经验重塑、历史改写成为常态,主体性被遮蔽。当前,中国文学正在获得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学同样的发展环境,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与世界文学良性互动中,创新创造,建构鲜明的主体性,彰显民族国家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