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建国以后,我国文学艺术界非常重视艺术典型问题的讨论。把艺术典型问题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心问题和文艺批评、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从一九五六年二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理论组和《文艺报》组织关于艺术典型问题讨论起,到“文革”前止,这种讨论几乎是没有停止过。起初,这种讨论的宗旨主要是克服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和自然主义倾向,包括要克服文艺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使文艺能创造出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形象。但奇怪的是,在“文革”之前,随着讨论的“深入”,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并没有随之减少,文艺批评中庸俗社会学倾向并没有随之克服,相反却有所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不能不说与我们对文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艺术典型问题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向,  相似文献   
2.
3.
毒草影片《占领颂》是“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及其亲信党羽精心策划炮制的一株大毒草,是准备当作“排炮”向无产阶级进行轰击的一颗未出膛的炮弹。关于它的出笼背景、炮制经过,以及要达到的反动政治目的,《辽宁大学学报》第三期《炮制电影<占领颂>是为了篡党夺权》一文已有所揭露。本文准备对这个毒草影片为表现它的反动主题,而蓄意颠倒敌我关系,混淆路线是非的伎俩和阴谋,作进一步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