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为了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则需弱势群体子女自身来思考和行动。高校弱势群体子女在自身的成长中要避免走入"双重虚无"的困惑,即使无意走进也需及时在班级辅导员的引导下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开放意识和审美意识,让思路引导出路,从而走向"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不是不要纪律、不要共性,也不是只要人文教育不要科学教育,而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科学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抽象地谈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将会给我国当下的教育改革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爱贫困大学生,不仅要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入学、就读方面的经济困难,还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排解他们的种种精神困扰,做到:学会自我调节,实现内心和谐;学会关爱他人,力求人际和谐;学会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