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西突厥十姓部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其演变过程,这种演变体现了部落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我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以及欧、非人民友好往来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世界各国史学界就丝绸之路的路线、地点、意义等问题,都提出了有益的见解。本文仅就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的缘起与兴衰,以及我国古代西北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贡献,略抒己见,以求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域都护”的论者,大有人在,通观论证,基本类同,所引史料,或长或短,均出《汉书·郑吉传》和《汉书·两域传序》。现把这两段史料,比较详细的予以摘引。《汉书·郑吉传》说:“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渠黎。至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神爵中,匈奴乖乱,日逐王先贤掸欲降汉,使人与吉相闻。吉发渠黎、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上嘉其功效,乃下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  相似文献   
4.
《隋书·西突厥传》载:“西突厥者,木杆可汗之子大逻便也,与沙钵有隙,因分为二,渐以强盛,……大逻便为处罗候所执,其国立鞅素特勒之子,是为泥利可汗。”这段史料,把东西突厥混淆得一蹋糊涂。造成历史悬案,莫测之谜,使学术界至今存疑。个人才疏,短文妄议,还望专家指教。大逻便非西突厥之可汗,他与沙钵略的关系纯属东突厥内部事务,《隋书》本身也记载得相当清楚,其《突厥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木杆在位二十年,卒,复合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是为佗钵可汗。……(伦钵)在位十年,病且卒,谓其子菴罗曰:‘吾闻亲莫  相似文献   
5.
论突厥汗国的社会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突厥汗国的社会性质由两种成分即奴隶制与封建制同时兼存,其区别在于随时代的变迁,二者所占的比重不同。  相似文献   
6.
巩固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关系是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诸方面的社会联系,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民族关系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既有现阶段的历史,也有古代的渊源,因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7.
泛突厥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与古代曾经存在而今又消失的突厥没有任何联系,但泛突厥主义又有些奇谈怪论,对此必须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属于同一概念。“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亡;而宗教文化属于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财富,它将在人类社会中永存。所以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新疆地区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人民起义。这次起义在时间上延续了十余年之久,在地区上扩大到南北疆各地,在斗争中曾使“官兵”节节败北,使清政府的统治处于瘫痪。在这次人民起义的伟大洪流中,伊犂人民起义是最强有力的一支,留下了令人敬仰的英雄史篇。对这次伊犂人民起义,史学界有不少同志进行了研究,似乎已经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概言之即认为:这次起义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的横征暴敛,而其失败则是由于内部不  相似文献   
10.
战争,自有阶级和私有财产以来即已开始,它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以及对立的政治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在历史上,任何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都会发生民族间的战争,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民族战争在民族关系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它也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研究对立双方的战略和策略,以及与其有关联的事件,对解决某些历史疑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