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进程与逻辑演进的梳理,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指向与改革重点,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举措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和创新,其逻辑进程中的主线是以人民为中心,起点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核心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其指引是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其启示是农村土地改革与乡村振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施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因此,新时代的土地制度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与利益诉求,建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的良性产权关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要素“政府规划—市场驱动”协同配置的制度框架与国土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对成本和成本问题的新的认识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托,试图构建一个简单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从成本和成本问题的角度出发,采用预期成本和实际成本、供给成本和消费成本的划分来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进而在成本问题的立场上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首先对完全竞争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模型;其次是对该模型的成本分析;再次,解释了与该模型相关的一些问题;最后揭示了该模型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3.
刘鸿明 《唐都学刊》2006,22(2):156-160
消费者剩余是马歇尔在面对欲望及其满足问题时为了更好地处理价格与效用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以此概念作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消费者剩余产生原因的探讨以及相关理论分析,进而讨论消费者剩余的产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提出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下的资源损耗由两部分所组成:市场价格机制内的和游离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的或者说被货币所衡量出来的和没有被货币所衡量出来的。当市场价格机制中存在着游离于价格机制之外的效用损耗时,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理论充当了资源加速消耗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Wind万德数据库2021年9月前的数据,以追赶超越为视域,运用对比分析,从企业数量、行业分布、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研究西安与其他4个副省级城市(成都、济南、武汉、杭州)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并提出通过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引导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增强企业做强做大的意识,加大支持力度等方面促进西安上市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