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美学、文学理论中的形象思维问题来自于俄国文论.它由别林斯基所提出,别林斯基的说法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具体讲,别林斯基在《艺术的观念》中这样使用的:"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1930年代该说法传入我国.建国后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曾涉  相似文献   
3.
包妍  程革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4):107-112
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朦胧诗”的争论从一开始就远远超出了“诗学”理论的范畴.支持“朦胧诗”的“崛起派”论者以尊重个体价值为理论武器为其辩护,他们高扬“自我表现”和“心理真实”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究其实质,他们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其内心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想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