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振中 《新天地》2015,(4):34-37
我的小孙子豆豆、点点、丁丁喜欢看电视台艺术品收藏节目《寻宝》和《鉴宝》。有一次,他们看到画面上许多人捧着"传家宝",请专家鉴定,就问:"太奶奶有没有留下什么‘传家宝’?"充满童真童趣的提问,引发了我对"传家宝"内涵的思考。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传家宝"指的是"家庭里世代相传的宝贵物品"。人们通常把祖辈传下来的玉石珠宝、名人书  相似文献   
2.
南振中 《公关世界》2009,(12):58-58
母亲张秀芳一生操劳,熬出了个“四世同堂”。在母亲90岁生日前夕,全家人商量要献给母亲一首歌,我负责提供歌词,我的喜欢音乐的弟弟谱曲。我从来没有写过诗,更不知道歌词该怎么写,脑海里只有勤劳、宽容、善良的母亲的影子。6月17日凌晨3时,睡梦中忽有所悟,从心底流出了几段“大白话”。我披衣而起,赶紧把这些话敲进电脑。于是,就有了这首《妈就是“家”》。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阐释了“以小见大”:着力表现伟大变革的“一角”的新闻论论题,指出这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对此作出了理趣丰盈的哲学思考,还对实践这一论题提出了提高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包干到户”作为一种深受贫困地区农民欢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不仅激发起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关系方面引起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变革着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这种巨大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到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包干到户”究竟对上层建筑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我认为在比较普遍地实行“包干到户”的鲁西北地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变革: 第一,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