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常宁方言中“得”的能性表达主要有助动词和补语标记两种用法.作助动词用时构成“(不)得 V”格式,作补语标记时构成“V(不)得”、“V(不)得O”、“V得OC/VO不C”、“V得/不CO”等格式.“得 V”一般用于疑问句、否定句中,使用范围受限;“V 得(CO)”使用较自由.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出现在“得 V”中,“V 得”中的 V 只由动词充当.“得 V”一般表主观能力和对客观事件能否实现的主观估测;“V 得”既可表主观能力、推测,又可表客观可能和情理许可.二者分工除部分重叠外,处于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2.
《河岸》作为我国当代作家苏童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与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无论是在表层还是内质层面都存在着巨大的相同之处,从表层来说,它们都创造了一对经典的父子形象;从内质层面来说,它们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荒诞的主题。本文主要从"何谓"父亲、父子与河流和"河"与"岸"的象征意义等三方面对两篇小说在共性和异质上作出比较性的解读,同时对于作品中所凸显出的其它问题亦略作涉及。  相似文献   
3.
布依语固有词中有送气声母的只出现在第三土语区的一些方言点,这些方言的送气音主要出现在第3调中。第三土语的送气音不是原有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因语音简化引起的音系结构不平衡,为填补空格,取得新的平衡,在第3调中引入了送气音。大量贷入汉语借词突破了布依语音系格局,促发了送气音的产生,汉语的影响只是一个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