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26年清廷的漕政改革,以海运南漕、官督商办的“试点”形式取得成功。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自改革”尝试。本文分别论述了它在道光年间地主阶级“自改革”运动中的“标本”价值和“破题”意义,它对江南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功能扩大的良性影响,以及对近代“官督商办”体制建设的垂范、借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官督商办洋务企业股份票研究卢伯炜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影响重大。本文着重研究官督商办洋务企业所发行的股份票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经济现象,力图从一个重要的历史侧面,来考察分析若干久被忽略的历史事实,以透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变迁。一、基...  相似文献   
3.
1881年,湘、淮派系争夺轮船招商局的斗争,以李鸿章淮系的"胜利"告一段落。本文深入论述了这场争夺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揭示了洋务派内部的派系纷争对洋务企业的发展和洋务运动的推进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嘉庆道光年间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其兴起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产生和走向历史前台的时期,是极其关键的奠基阶段;第二阶段是其从发展转向低落的阶段,却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向近代转型的新走向。他们在群体结构、思想特色和交往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1853—1854年间,石达开奉命到安庆“抚民”,所谓“易制”一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对这个问题,史学界有过争论。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石达开安庆“易制”篡改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改变了革命的性质,是一种倒退行为。近年来不少同志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们的代表性看法是,石达开安庆“易制”改变了“东贼苛制”,所谓“东贼苛制”,“实际上就是指《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各项制度”。石达开安庆“易制”,“果断地撇开《天朝田亩制度》”,成为太平天国“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的最初提出者和实行者;“易制”不仅不是倒退,而是推进农民革命事业的行之有效的积极行动。①我基本同意第二种意见,但对其中的某些提法持保留态度。我认为,石达开在安庆“易制”,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果断地撇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各项制度,而是部分地实行、部分地变更,因时制宜,收取实效。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之际,盛宣怀入主轮船招商局。挟其强势的官场背景,盛宣怀改变了招商局原有的“官督商办”经营体制,使这家已经初具近代股份有限公司机制的企业,进入了“盛记招商局”的轨道,从而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树立起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标本意义。本文初步论证了这一历史变化的前因后果与转化关节。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术界对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的复杂关系,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摄取了立宪派研究中的"立宪派与保皇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立宪派与革命派"等疑难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在 19世纪特定的外部冲击和内在需求拉动作用下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推进 ,产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突破性发展 ,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形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相似文献   
9.
论清朝辛酉政变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丰十一年 (186 1)发生的清朝宫廷政变 ,是晚清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动。它明显地改变了晚清历史的走向和格局 ,历来受到中外史家的重视。但以往的研究格外注重这场政变的原因及其结果 ,对政变过程本身却迄今未予关注。本文逐一探讨了政变的启动阶段、推进阶段和决胜阶段 ,以求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早期官僚资本及其人格化身与辛亥革命的复杂关系,作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尚有待深入。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早期官僚资本两大派系的争斗起落及其错综复杂的多边关系,早期官僚资本的代表人物在武昌首义前后的一系列活动及其多元影响,他们对南京临时政府的倾轧、改组并取而代之等问题,来探寻中国早期官僚资本的本质特征。以及辛亥革命最终结局的历史必然性。(一) 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社会关系,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曾不同程度地分布在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在人类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中,影响着几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绪,牵动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神经。官僚资本的人格化身,曾几度掌握过国家机器,成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在那些决定中国历史命途的关键时刻,它甚至对社会舆论、人心向背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从比较完全的意义上看,那么,这一切又是以辛亥革命首开其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