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1.
满庭芳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栏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流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晏几道晚年,潦倒不堪,衣食不济,内心充满了抑郁之感,怀旧之情。昔日的豪华,眼前的落魄,令他更感世事苍凉,更加伤感不已,使他产生了一种寂寞感和孤独感。这种思想感情在这首《满庭芳》中明显地透露出来了。词的上片写忆旧。“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词人一开头二句就…  相似文献   
2.
一千五百年前,陶渊明在他的杰作《桃花源记并诗》中,描绘了一幅环境幽美,风俗淳扑、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自由幸福的社会蓝图,创作了一个乌托邦的理想社会。千百年来,这个世外桃源震撼过无数读者的心弦,启发和激励人们去探索美好的未来。这篇作品,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五篇,按《风》、《雅》、《颂》的体例编排。什么叫“风”、“雅”、“颂”?它为什么按《风》、《雅》、《颂》编排?这个问题自古以来,诸家学者见解甚异,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至今也未完全一致。要深入研究《诗经》,探求它的真谛,搞清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相思令儿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①探春:唐宋风俗,都城士女在正月十 五日收灯后,争先恐后至郊外踏青宴 游,叫探春。消息:音讯。 ②瑶觥(gong)玉制的酒器。 ③就中:其时。人情:人的感情。 春天是美丽的,沉睡了一冬的大地,在和熙的阳光沐浴下,在一阵阵春风的召唤中又复苏了,又披上了绿色的新装,而最早传来春天信息的自然是江河湖泊,郊外田野。它强烈地吸引着在室中闲居了一冬的人们投  相似文献   
5.
更漏子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略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眉。此情谁得知? ①蕣(shun):木槿花。夏秋时开红 白或紫色花,朝开暮落。 ②绮筵:美盛的酒宴。 ③仙:词中指歌妓舞女。 ④遏云声:阻遏行云。喻歌声响亮悦  相似文献   
6.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鸟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①催人老:催,迫促。今作“摧”。杜 甫《小至》诗有“天时人事日相 催。”意思是时光的流逝,人一年年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钟蝾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鲁迅先生说他“是我们中同赫赫有名的大隐”一说到“隐士”,人们就会联想起鲁迅说的另一句话:“隐士和官僚是最接近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来评价陶渊明的。说他的归隐是逃避现实,激流勇退;是“耻事二姓”的封建愚忠;是“反现实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8.
自唐代以来,陶渊明及其作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大家对他表示深挚的敬慕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后,研究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文章和片断论述,可说是层出不穷。但是,深入、全面地论述陶渊明的《杂诗》的文章却很少见到。一般的论者只是援引《杂诗》中的一首诗或者其中的几句作为论据,来评价陶渊明。纵观《杂诗》十二首,其内容丰富广泛。或写行役之苦,或讽刺名利之徒,或咏叹壮志未酬,或叹息人生无常,或宣扬及时行乐。这些都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材料。笔者试欲对《杂诗》十二首作一次综合探讨,并借此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