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音乐考级是对音乐能力进行的分级考试。黄山市作为皖南山城,具有浓厚的徽州文化底蕴,在当地老百姓的观念中学习艺术是旁门左道,自从十年前第一个音乐考级点建立起,至今已有三个考级单位,参与培训并获得考级证书的学员近万人。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黄山市素质教育的发展,更新了老百姓的传统观念。本文通过对黄山市音乐考级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本市音乐考级这一机制的运行情况,总结音乐考级带来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良发展趋向,提出解决弊端的方法并对黄山市音乐考级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菜腔是流行于云南红河北岸彝族尼苏支系的民歌,它是集独唱、领唱、齐唱、合唱、对唱为一体的多乐段组合声乐套曲。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饱含着高超的演唱技巧。海菜腔是彝、汉文化交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给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以新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对本土音乐教育做好新的定位和认知,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黄山学院音乐专业为例,围绕在教育实践中有关徽州本土音乐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本土音乐的几种传承新模式和实践构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4.
在古老而悠久的徽州文化中,徽州民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徽州地区的一名音乐专业工作者,深入徽州各地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徽州民歌的生存现状和有关民间歌手的情况,并对徽州民歌的境况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呼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徽州民歌,使得徽州民歌永远屹立于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研,阐述民间文艺组织主办的音乐赛事的运行现状,并从正反两方面解析举办这类赛事的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对民间文艺组织办好音乐赛事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大型歌舞剧《徽韵》立足黄山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用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表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了黄山的吸引力;也佐证了在旅游开发中,地方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的包装,需要现代化的手段来展示和体现。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徽州民歌为研究主体,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理和方法论来分析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并提出推动徽州民歌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徽文化”的概念界定,从本土文化对高校地方课程建设的意义、当前高校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研究综述、高校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徽州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背景,以及徽州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以黄山学院为例,为该校开展徽州本土音乐课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使高校徽州本土音乐课程建设为推动弘扬和传承徽州传统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海菜腔的演唱方法和美声唱法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在艺术表达上都有它们自身的途径和手段,且两者发生地域及文化渊源又相去甚远,但在唱法上两者却有着不少相同之处。本文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影响最大的彝族歌手白秀珍演唱海菜腔的技巧与经验为主要依据,着重探究海菜腔的演唱方法与美声唱法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