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完长篇小说《奔流》,心潮便如牵连着地球对面大陆的那片浩海般奔腾不息。我深信在读着一种历史,一种以文学文本表述的,长期以来为所在国主流文化有意无意删略了的历史。说其为历史,是指文本关注的乃一个作为特定历史文化形态的群体——40年代末美国旧金山华人社群的“过往”和“现在”。其实,这一群体的历史,早在1848年加洲发现金矿时即已有声有色地展开,然经时光的磨蚀和人为的“遗忘”,如今已成为美国“大熔炉”神话里一堆斑斑的历史陈迹。而今,我们更多读到的则是这一历史的“后现象”,诸如“浪子悲歌”、“无根一代”、“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文艺理论界,有关文艺作品如何塑造“复杂性格”的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复杂性格”能否作为一条普遍适用的原理、审美价值的尺度能否应用于典型塑造。讨论展开以来,各类大小报刊发表的有关论文达50多篇。争论也从评论具体作品人物,上升到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把握这场讨论的概况及意义,本文试就问题提出的背景、原因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次简略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关键的历史更年期中。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体制,以及与此相互作用的新观念和新思潮,正迅猛地冲击着陈陋的生产方式、社会体制和社会心理结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新星》,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全景式的描写、复杂的历史文化蕴含、生动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关于改革艰难历程的耀眼图像。 电视剧的每集片头,剧作者总是一再把我们引入一个历史的横切面——古陵县城郊,暗蓝色的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学作家对弗罗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选择和汲纳,其实质是对西方学说一次充满主观色彩的阐释。选择主体原生的思想结构和先在目的引发了这一选择冲动,并经由创造性地运用和演化,使这一意在揭示人的非理性自然本能和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西方学说,被诠作为一种充满理性精神的社会学说而最终同新文学反封建思想启蒙的主题达成了冥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下语境中,都市化不仅被认作一种现代化的物质定向,亦曾被预想为一种催生新人支机制的媒介。然这种认同却又常常为都市化现实推进所引发的种种价值矛盾所消解,其文学显形,即是在一些文本中,作家奔向都市的努力往往转化为一种反都市倾向。产生这种价值震荡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少有现代都市经验。中国最早的现代都市上海,迄今不过百多年的历史,根本无法与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乡村经验相比;二是:都市乃是一种以特定经济结构为其底蕴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机统一体,是城市经济近现代发展的一种状态。都市的现代市场生存方式及其孕育的价值观念与我们的文化积习相去甚远。当前文学文本中的一些“都市”,说到底乃身处现代市场转型的作家用以表达其“异化经验”的形象载体。  相似文献   
6.
叶中强 《社会科学》2012,(9):175-184
张爱玲是一位最难将其置于"国家政治地图"上来加以辨识的作家,她的历史经纬只在一座城市。借助上海中产阶层的"社会地利",张氏在这座市声喧哗的城市里,为自己营构了一种"于其中但隔其外"的生活形态和心理位置。她将一种最富象征意义的"都市人"——身心俱在城市化过程的中产阶层作为凝眸对象,并经其心理轨迹,触及了中国"现代性"的两个核心问题:社会"合理化"过程中的人性归宿和中西文化调适,并描绘出传统中国在都会上海的一种变易图式——从"家族"走向城市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的近现代转型,与形成于晚清民初上海的出版市场,为文化人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仕途经济的生存空间有着很大关系。其中近代稿费、版税制度的建立,为文人独立、自由人格之养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土壤。自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前后始,上海庞大的出版产业及其市场,吸纳了大量从封建仕途上退下来的“知识劳力”,“卖文为生”遂成为当时文人公认的一种生存法则和职业标志。近代稿费、版税制度,不仅在催生所谓“鸳鸯蝴蝶”式的市民文学,也在催生以“国家、民族、阶级、人生”或“纯文艺”为精神旨归的现代精英文学。  相似文献   
8.
西方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论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及其历史地位叶中强“美是难的”,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探索美的本质发出这样的感叹以来,西方古代美学家们为了揭示美的奥秘作了不懈的努力。尽管真理的大门一时难以开启,但美学家们一次次艰难而执着的追...  相似文献   
9.
压抑、转移和文学──精神分析学说和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某些现象的断想叶中强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是多因的,如果我们承认艺术的价值取向是多元互补、兼收并蓄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避开长期以来把社会学的价值尺度作为唯一审美标准的狭径,而进入一个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0.
叶中强 《学术月刊》2012,(7):115-125
沈从文历来被视作一个"乡土中国"的指符,然一个悖论式现象是,沈"进城"与"返乡"的姿态同样坚定:他在心理上留恋乡土,却义无反顾地离开;他在现实中急欲进入的都市,却成为小说中蔑弃的对照物。如此解读其"都市"语义,可见一种站在"知识阶级"门槛上的边缘自觉,形塑了其特定的观察视角与思维方式;而其与"都市"互为"他者"的"湘西",则是在一个置身其中的社会人文秩序的压抑下被激活的理想世界,本身即是"现代—都市"的产物。究其作品内蕴,则又见:在疏离政治、逸越道德、面向俗世、重视人欲,甚至标新立异方面,上海乃至"后上海"时期的沈从文,与所谓"海派"具有一种精神内质上的共通处。而在不同都市社会生态的转换中,沈从文自身完成了从一个远眺知识中心的"乡下人"到都市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迁移,其身后,则铺衍了一条京海合流的生命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