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新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发展经济学认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2002年7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杰出专业人才”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走人才强国之路,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基地的高等院校,要适应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2.
高校师德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评价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是否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评议和估价,也是道德条文规范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的转换机制。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师德评价现状不尽如人意。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应坚持“包容性与独立性”、“继承与创新”、“他评与自评”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目的也应以教师发展为旨归。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评价重在:完善师德评价标准体系,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师德评价约束机制,引入发展性师德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贻祥 《学术交流》2006,(10):190-192
高校师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鉴于目前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师德失范现象,要积极探索师德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及师德行为的回报机制,使高校教师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促进者与弘扬者,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立足之本,学科带头人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及其水平。本文从学科带头人队伍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加速学科带头人培养的紧迫性,探讨了对学科带头人在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等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提出了健全选拔机制、优化培养机制及处理好诸方面关系等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创新教育中高校教师素质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贻祥 《学术交流》2002,23(6):158-161
高等学校需要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优化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在于 :加强培训 ,开展教育研究 ;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师资配置 ;强化教师自律意识 ,提高自我修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已逐渐成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制约着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亟待改革。改革高校现行薪酬制度,构建一种切实可行的、公平合理的新型薪酬制度,对进一步发挥薪酬职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的薪酬体系主要分为基本薪酬、岗位薪酬、绩效薪酬、特殊人员薪酬四部分,充分体现了盘活现有薪酬资源,使高校薪酬制度真正具有外部竞争力、内部公平性的改革与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