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排票"类结构的语义关系及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票"类结构中的宾语不是目的宾语,而是受事宾语,这一点可以通过该结构的一些句法表现得到证明,比如宾语可以受数量词限定、可以进入"把"字句中做"把"字的宾语等等。我们认为,这种语义关系获得的基础是认知上的转喻机制,即通过结构中"V"的转喻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用动作方式转喻动作本身。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作品”这一环节经常出现质量差 ,失分过多等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多下功夫 ;掌握朗读技巧 ,有步骤、有方法的练习 ,最后达到提高朗读水平 ,提高普通话水平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素"吧"的三种分布形式:语素"吧"有这样几种分布:一个出现在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中,如"酒吧"、"网吧",是一个半自由语素,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吧1";一个出现在句首,如"吧"的一声、"咔吧"等,是拟声词;我们称之为"吧2";一个通常出现在句末,如"你去吧"、"好吧"是句末语气词,我们称之为"吧"."吧1"和"吧2"是同音词,而"吧1"、"吧2"和"吧"之间,属于同形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