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其独特视角和方法,通过对知识、理性等的考古学研究以及对刑罚、疯癫、性等文化边缘现象的分析,展开了对权力和知识关系的深入思考。这种对权力和知识关系的思考及其微观权力理论,事实上成为一种科学知识的政治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对我国十年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作了清晰的回顾与阐述,读后令人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李岚清同志在当时就提出要“开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局面”这一重大举措令人深受启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理论,并把它置于新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进一步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这种“生命线”作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高等学校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核心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如何实现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的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 ,文化的共性特征日益增长 ,文化的民族差异性也日益凸显。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既适应文化全球化又保持鲜明民族化个性特征的先进文化 ,是邓小平文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基础上 ,阐述了科学技术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要充分认识这两种劳动的重要意义。同时 ,分析了与劳动价值论问题相联系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做好林业渎职犯罪预防工作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北京市、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地的重点调研,总结了全国林业渎职犯罪的基本特点和成因。应加强对预防林业渎职犯罪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林业行政执法机制以及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理顺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有效预防林业渎职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多数观点认为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党和国家找到了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笔者认为 ,综观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列宁的有关论述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三个层面有着不同的内涵。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吕振  吴姜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5):124-126
在辨析思维与电视编辑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电视编辑思维具有社会性、实践性、运动性、概括性、创造性和延伸性六个基本特征;并根据电视编辑思维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电视编辑思维过程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电视信息的选择、加工、存储和输出等过程都含有编辑人员的思维创新。最后,提出了电视编辑思维创新在电视教材编辑中的应用策略,认为在电视教材的编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视编辑的思维创新,在电视教材中嵌入教学策略,以充分地展现电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而促进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改善以及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学习和研究李岚清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李岚清同志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法论原则和人才培养的理念主张等角度,结合其教育工作实践及著述,探索其教育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创新,旨在为我国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正进行着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