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自我意识是如何建构的?或者说,自我意识是如何形成和获得的?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自我意识建构的现实基础所谓自我意识的建构,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获得,亦即主体到底是怎样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意识的。我们在研究自我意识时,既要注意主体自身认识的建构,但又不能停留在思维机能和属性上,而应从实践中找到它的源泉和动力。马克思认为,必须从生产实践和劳动创造中揭示人的意识的本质,人是通过劳动自我诞生的,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列宁认为,如果要研究逻辑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那就应当注意具体的主体在客观环…  相似文献   
2.
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主体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劳动是人类自我意识发生的基本动因。主体和客体在意识中的分化,个体自我意识与集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重要两步,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自我意识是人之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规定,是人类意识的高级形式。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关涉到主体把握外部世界的正确与深刻程度,关涉到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独特形式,自我意识有其特殊的本质属性、独特的反映方式、建构过程以及特殊的认识和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