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5.12"抗震救灾的一线,在民政社会福利战线上,有这样一个人:她是八旬老母亲的女儿,也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成都市儿福院800余名干部职工和孤残儿童的主心骨.她就是一成都市政协委员、"三八"红旗手、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的院长魏建华.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参加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通过参加考试, 不仅获取了专业知识,也积累和总结了一些经验。在选择自学考试专业时,面对众多的专业,有的同学可能会挑花了眼,在这方面一定要谨慎,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1.兴趣,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公民诉讼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额诉讼。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纠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鉴于世界司法改革的趋势主要是程序的简易化,小额诉讼程序自身又具有特殊的独立适用的程序价值,且与我国目前的司法状况相吻合,我国应该接受并确立小额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4.
无财产即无人格,作为民法学上对财产与人格关系的认识命题之一,在学界有很大影响,但实际上存在瑕疵。通过对财产与人格在民法学上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重新厘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民法哲学上"人文主义"价值理念的考量,从理论上论证无财产即无人格的不足,又结合古今中外民法立法实践,在实践上予以反驳,并试图探寻和凸显近现代民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即摒弃物文主义,让人文主义复归。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权利制约权力”模式含义与内核的解读,指出我国近期真正实现该模式存在的三大主要困境,即权利的实现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使得权利话语逐渐“沦为”一种修辞技术;市民社会的发育欠成熟以及宪法诉讼制度的缺位。并基于这种认识,试图探寻化解这种困境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暴力拆迁案件频繁发生,引起人们对当前拆迁制度的反思。以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依托,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解析引发拆迁冲突的内在诱因,同时借用理性行动者模型剖析不少政府官员在拆迁过程中"偏好"使用暴力之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寻祛除附在政府官员身上的"暴力鬼魅"之方法,以期实现和谐拆迁。  相似文献   
8.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守法是法律由应然到实然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守法的内在动因便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进路,以“经济人”的视角论证了守法/违法行为并非是对法律道德情感的使然,而是对守法成本一收益综合考量后的必然反应。当违法成本吞噬守法成本时,守法便成为一种经济的选择。基于此,要使法律获得普遍遵守,必须不断降低守法成本,通过形成国家与民间二元互动的惩罚格局,提高违法成本。并在此认识框架内,以当下正在进行的“控烟运动”为例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试图揭示出控烟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模糊法学理论是为法治实践而生,其所含的技术性特质赋予其实践的秉性。模糊法学理论不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套可供操作、实践的技术,能广泛应用于立法与司法审判实践。模糊语言变量在立法中的适用,增加了法律的灵性与韧性;模糊推理在司法审判中的运用则使判决更趋于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