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从而为解决香港问题,也为解决澳门和台湾等问题,指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中英两国政府互换了关于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渊源及其形成过程的考察,来阐明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沦及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渊源 精神生产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个概念,并对它作过有益的探讨。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的一条红线。而敢字当头的革命胆略,同样也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始终的一条红线。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与敢字当头的革命胆略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只是敢字当头,敢想敢干,而无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就有可能成为盲目的蛮干者。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的口号,工农业生产提出的根本无法达到的高指标,就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