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等诸多原因,中日两国的关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中日"民间外交"也随之跌宕起伏。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贵档案为依据,从中日民间交流的发展历程、中日民间交流的组织和团体、中日交流的症结和中日民间交流的未来三个方面,对中日民间交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苏青小说《结婚十年》以平实之笔,描摹百姓生活。作者从女性视角,运用女性话语,通过平凡而琐碎的家庭生活再现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寻求和失落,展现了婚姻生活的真实和矛盾。  相似文献   
3.
苏青创作具有超前意识,即独具魅力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她运用独特的女性体验、大胆而直白的女性话语打破男性话语的垄断;苏青正视男女间的差异,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苏青不仅是先锋女性,更是世俗的女市民,她关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热衷于平凡而琐碎的人生;她务实而重利;她热闹而坚韧地过日子。苏青的女性意识和市民实用价值观取得同构,所以在其作品中,先锋性与世俗性、市民性不断交叉出现。  相似文献   
4.
苏青受过五四新文化洗礼,同时又背负着传统赋予的责任和重担。她的创作不但要求得到"人的生存",而且是"女人的生存"。抗日战争中沦陷区的特殊环境,以及家庭、地域文化等种种状况使苏青有时体现出商业化的写作理念,从而产生自身矛盾的话语,这体现在其作为职业妇女进退两难的境地和妻性、母性的矛盾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