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试论我国古代的物价管理制度——以简牍文书为中心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考古发掘的秦、汉和唐代的简牍与文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世史籍和资料,从法学、史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古代物价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本文认为,我国古代物价管理制度的演进,以西周为起点,经秦汉的发展,至唐代制度化;唐代物价管理制度垂范于其后历代王朝。  相似文献   
2.
当代欧洲民法法典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欧洲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共同私法基础和文化传统是其付诸实践的基础,全球化浪潮和欧洲一体化、欧洲泛民族化现象,以及欧洲冲突法规则与实体法不足之现状则是其前进的动力和机遇.目前,欧洲一体化虽然面临困境,但民族问的差异性以及民族国家间不同利益诉求的长期存在才是其最大障碍.鉴于此,循序渐进地推进以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为核心的欧洲认同,不失为推动欧洲民法法典化的理性选择.欧洲民法法典化的实践对我国民法法典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治繁 《理论界》2006,5(9):126-128
文章在简要对中国“私有财产”和“公共财产”在宪法中不同地位进行评述后,以历史分析方法,对该问题的形成给予解释,并从法学、经济学、史学的角度,阐述和明确“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的若干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方式本身,已经向人们提出了若干重大的历史课题,而对这些历史课题的回答,将是“私有财产权”宪法地位问题的深刻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西康建省放入近代中国宪法实践这一视角,梳理和分析自清末川边新政、筹备建省,到南京政府设立西康行省这一横跨20世纪上半叶之中国社会的动态过程;并在近代中国宪法实践的历史场景中,通过剖析西康建省的动因与阻力,综合评析其法治价值,从而得出结论:近代中国宪法实践及其法治思想是西康建省的持续推动力,作为近代中国边疆省制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西康建省是近代中国依宪治国实践在边疆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和成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通过近一个世纪的信托继受与发展,已成为继英、美之后世界少数几个信托制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剖析日本信托继受的困难及日本对英美信托制度的改造与创新可以看出,我国与日本在信托继受中有不少相似之处,日本信托制度对我国尤具榜样价值和启发意义.我国应大力完善信托法制建设,强化政府在信托行业引导、监管、整顿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大胆创新,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托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考古发掘的古代简牍和文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世史籍和资料,从法学、史学、经济学的视角,综合考察我国古代市场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文章认为,在重农抑商的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对市场的建设、规范和管理,不仅制定出完备而严密的市场管理法律制度,而且不遗余力地加以实施,实现了立法与执法的衔接,这些市场管理制度历代相传,不断演变发展和成熟,形成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独特而鲜明的市场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著作权法制建设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趋势下,文章从法学和史学的视野,对近代中国著作权的国内外法制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引发人们对中国著作权法制早期实践历程的关注和思考,以期激起人们主动参与到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实践中来,以更理性、更宏观、更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