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问题。认为道德是以自律性为基本特征的,但道德价值的根据是外在的、他律的,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道德规范作用的方式既要有內省式自我约束又要有外在的社会约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需要在自律养成与他律约束的矛盾运动过程申实现。公民道德建设要体现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现代化就是分析世界历史演进的理论范式,也是关涉后发地区命运的主旨行动。中、西、马依据条件和立场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建构方案。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逐渐洞察到后发地区发展运动的特殊性,为后发国家的现代转向提供了方法借鉴。当代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在“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惯性中,模糊了“第一”与“唯一”,“独特”与“普世”的本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论整体的失范。相较于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中心—边缘”依附发展的莫衷一是,置身于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情境的中国道路,以最持久、最深刻、最广泛的历史变革,正在成为人类探索契合国情、符合社情、顺应世情的理想典范。  相似文献   
3.
4.
吴海江  许雨婷 《创新》2021,15(2):1-10
对发展逻辑的全面把握是本质性、合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必要环节,也是科学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的应有之义。从价值层面来看,从人的生存需要的满足、发展环境的维护、个体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力,体现中国反贫困事业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从理论层面来看,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贫困批判理论和制度分析方法的同时,批判性借鉴涓滴效应、赋权、人力资本等国外反贫困理论成果,表明中国反贫困事业以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基本遵循;从实践层面来看,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不断调整和完善治理方式,突显中国反贫困事业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发展为根本依托。2020年以后,随着后小康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反贫困事业进入到巩固脱贫成果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阶段,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将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权益服务组织作为学生会的新兴部门,近年来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发展迅速。权益服务也以"维护学生权益、反映学生诉求"的价值理念和"聚拢—传递—反馈"的表达机制日益受到团学组织与高校学生的关注与期待。然而,当前权益服务组织也普遍面临角色定位冲突或矛盾、组织活动形式化和失范性、信息传递功能弱化的困境。权益服务组织困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组织自身、青年学生和校部机关等多重主体的原因,这也表现出解决高校权益服务组织的发展困境,完善学生权益表达机制既是需要高校职能部门、团学组织和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是当前团学组织改革与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产业创新能力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期的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针对产业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完整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区间灰数的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三参数区间灰数作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标度,给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区间灰数的产业创新能力TOPSIS评价方法,最后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等一般的生产要素,它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人口众多并不是一定意味着落后,人口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根本原因是低素质的人口数量过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要将人口“包袱”变为社会财富,其最重要的转化条件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