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长青 《可乐》2011,(8):42-42
19世纪俄罗斯作家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写过一件事,一名年轻军官奉命去搜捕一个准备逃亡的波兰地主,到达他的庄园时,发现大门紧闭,似乎人去楼空,但职业的敏锐使他破门而入,不料一个高大漂亮的女人站在他面前,默默地指着一个怀抱小姑娘的男子,十分沉静地问他是否要狠心地弄死他们。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建设的迫切性、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校体育选项课教科书内容的构建、高校体育选项课教科书应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建设、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长青 《社会》2013,33(5):204-205
在中国乡村抗争研究中,农民抗争的动机经常被理解为一种“受损逻辑”。虽然受损逻辑能够部分解释抗争行动的发起,但却不能解释在利益补偿、伦理关系修复的情况下,抗争为何会继续进行。本文在对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推动抗争积极分子持续抗争的动机是一种由抗争行动本身带来的、突出的、不同于受损逻辑的“英雄伦理”。这种英雄伦理发展出了互助连带机制、等级区分机制和友情再造机制等三种机制,从而推动着抗争的持续进行。然而,这三种机制在推动抗争持续进行的同时,也存在着各自内在的限制。最后,笔者讨论了“英雄伦理”对于理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虽然分析学马克思主义以一个松散学派的形式存在,但这种松散的形式恰恰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将Analytical Marxism界定为“分析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正名”有利于突出分析学马克思主义本身弱的学派特征.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特征说”的论争从根本上讲存在归纳角度的交集.“组织结构松散、学术观点分歧,政治立场飘摇、理论与革命实践相脱离”的特征理应成为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研究,是职业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本文通过对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视角对梭罗的《缅因森林》进行文本分析,阐述文中的生态思想,并分析其带给人们的生态启示。梭罗在《缅因森林》中深化了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然与文明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强调原始森林的价值,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出梭罗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始批判及其朴素的自然中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视角对梭罗的《缅因森林》进行文本分析,阐述文中的生态思想,并分析其带给人们的生态启示.梭罗在《缅因森林》中深化了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然与文明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强调原始森林的价值,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出梭罗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始批判及其朴素的自然中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8.
新历史主义创作手法在中国传统的长篇历史小说创作中有着不同形式的呈现,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对历史文学创作的影响日渐式微。网络历史类型小说是网络文学中的传统文学。网络历史类型小说诞生后,曹三公子创作的网络历史类型小说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创意性阐释史传的手法,一方面唤醒了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史传性特征,另一方面也为网络历史小说的类型化开启了新的一页。在具体创作中,以曹三公子为代表的网络历史类型小说,既有对传统史传小说的继承与发扬,也有对史传小说的合理改写。作为网络历史类型小说的起始文本之一,曹三公子创作的网络历史类型小说具有一定的网络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构非虚构     
非虚构文学在风格上体现出一种日常化和历史化,同时有着私人性的文化关怀和成长质感的美学追求,其中不乏有批判、审视的建设情怀.作为文学景观之一的非虚构文学能否承担文学的公共性诉求,将成为当下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长青 《社会》2010,30(2):198-214
受“依法抗争”概念的影响,当前的农民抗争研究过于强调抗争过程中的策略,忽略了抗争中伦理的重要性。笔者在概括“依法抗争”洞察力基础上,指出了其局限性,并试图引入伦理视角以弥补这一缺陷。本文继而评述了伦理视角的研究进展,在田野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伦理视角在研究农民抗争中的独到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