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中国民主派都继承了古代民本主义思想精华,早期都倾向于民主主义的精英主义。俄国革命后中国民主主义发生分化,平民主义兴起。平民主义是激进民主主义,直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民主主义传入中国并与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结合,便成为中国大众民主.这是毛泽东民主观的独特之处.群众运动是中国大众民主的基本形式,因而大众民主具有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如运动性、无序性、暴力性等等.毛泽东热情为之辩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的对象是九十年的研究历史,其内容异常丰富,但至今尚无一部专著.目前研究现状基本是就某一专题的一些零星综述.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学术要求进行探讨,对一些关键性概念、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史"的不同,也都要给予厘清.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不久,“前苏联”一词大行其道,无论行文还是言说,都使人觉得“前苏联”三字既富历史沧桑感,又颇具后现代味道。但细究起来,这“前”字的用法颇值得商榷。凡冠“前”字的国名,都是历史国名;但历史国名并不都冠“前”字,如:1!迦太基帝国、2!波斯帝国、3!马其顿王国、4!蒙古帝国等。而冠“前”字的历史国名,一般都是当历史上继起的两个或数个国家采用同一国名时,史家才用时间限定或地域限定来区分重名。如西周东周,西罗马东罗马,前汉后汉或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前秦后秦,后唐后汉,北周后周,北宋南宋等。冠“前”(或“先”)冠“后”的另…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一般将马克思主义为现代中国人接受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是外在原因,即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启示.其二是内在的思想和心理原因,这又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好适应了当时国人既仇恨西方又要向西方学习的普遍心理,因而对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2)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公开倡导正适合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政治和解传统、反对力量不能有效纳入合法政治体系的国家的需要.(3)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前景的乐观规划对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仅仅上述这些原因尚不足以完整地诠释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他学说得以在思想斗争异常激烈的现代中国胜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长期以来为思想史界所为忽视,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极端重视和它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品格,这一点是除上述两大基本原因以外的第三大原因(可称为内在的逻辑原因).  相似文献   
6.
周全华 《学术研究》2006,46(12):13-18
罗尔斯认为不存在包容一切平等的最大平等,平等是社会所需的最基本价值。平等是自由的实践基础和道德基础。马克思找到了最大平等,还对平等和自由价值作出了经济学的论证,并认为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其最大者莫过于科学。中国人接受科学的路径是:最先是科学器物,进而为科学知识和科学学科规范,再进而为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西方文化中对中国人具有同样影响力者,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人何以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个文化逻辑上的观点是:中国人是以接受科学的心理,最后选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信科学就必定相信"科学的主义"。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为什么要"中国化"的研究,要追探到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通过归纳学者们找出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包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文化心理,选择马克思主义所得的精神力效用和方法论效用,对于明晰中国人何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何以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