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价值结构、主体创造性和文化心理需求方面展现出了深层的方化意义。现代经济的健康发展包蕴着作为公平竞争基础的义利相融、以义取利的价值倾向,较好地展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由此带来人们的新的文化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22日上午9时,开封殡仪馆悼念大厅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低回哀婉的乐曲声中,人们怀着极为沉痛崇敬的心情,为一位98岁的老人送行。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美术史论家、书法家,中国训诂学会、中国音韵学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九三学社社员、河南大学教授于安澜先生。于安澜教授1902年生于河南省滑县,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才华横溢,1930年毕业于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史系,应聘到信阳师范学校任教。两年后,考入燕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古韵学的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咏物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原因,学术界说法不一。胡应麟认为咏物诗“起自六朝”(《诗薮》)。王夫之说咏物诗“齐梁始有之”(《(?)斋诗话》)。当今也有人认为,咏物诗“萌芽于《诗经》,成熟于屈赋”。说《风》、《雅》、《颂》中的咏物篇章,“开创了我国咏物诗的先河”。(陆坚《中国古代咏物诗三论》,《语文导报))1986年3期)金志仁先生则认为“《桔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物诗”。说它“首开咏物之风”并说“撰写咏物诗的风气,不仅在文人中流行,而且也影响到民歌的创作”。(《名作欣赏》1980年1期)说到中国古代咏物诗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