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国家或者说现代民族国家,是不同于传统封建王朝或者君主专制政体的一种新型国家形态。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打造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促进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国民身份、国家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发展,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或整合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本文对美国、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土耳其和印度6个国家在其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民族问题及其治理举措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国处理本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政策及实践效果,从结果或成效方面对各国民族政策及治理举措的“得与失”进行了评价,总结了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对我国现代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特别是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对连字句所体现的说话人的认识和视角两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格式的主观性,并探讨了这种主观性的形成发展过程。认为连字句至少在近代汉语时期,确切地说是在南宋到元代就已经完成了表示主观性强调的语法化过程,成为一种成熟的格式。这种格式除了用于最基本的语义、语用表达之外,在句法上不断拓展,吸纳了更多的成员,表义上也不断地丰富。语言都带有主观性,由于连字句的主观性表现特别强,其生命力就显得格外旺盛,所以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制度、机制、政策、立法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制度、机制、政策、立法背后价值理念的系统考察。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理论、制度和政策文本的分析,梳理、归纳出五种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出于多数民族的利害或出于保护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安全与统一利益的价值理念、权利正义的价值理念、保存多元文化的价值理念、尊重人权的的价值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各民族政治族格一律平等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或者在某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单独或共同作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少青 《学术界》2015,(1):61-73,323
15世纪以来,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依次出现过多种理念,这些理念对当代世界各国的民族政策和立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分析和比较了几种有影响的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即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这五种理念在沿着一定历史时序发展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共时性或同时在场性。文章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西方社会迄今为止提出的文明和包容程度最高的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它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种族主义、同化主义,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价值理念,它融入了"权利正义"、"保护多元文化"等多种现代社会的理念因子,并坚持从根本(政治)上解决民族平等问题,至今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政治合法性危机是贯穿明成祖朱棣一生政治生涯的主线.本文以政治合法性为考察视角,研究了朱棣获得和维持政治合法性的过程,揭示了政治合法性问题对朱棣政治活动的影响,并由此对传统政治体制和政治哲学提出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析"结社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总体性社会”的逐渐解构,社团日益成为一支引人注意的重要社会力量。与此同时.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对社团的态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对社团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所支配的种种规制行为(包括立法的)及其相应社会后果已逐渐积淀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结社权问题”。文章首次提出并对这一问题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观念的五个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高度的复杂性、密切的关联性和浓厚的国家特色性。  相似文献   
7.
周少青 《社区》2008,(6):35-37
从文本意义上来看,我国目前并不存在一个社区建设的法律框架,甚至连社区本身也谈不上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社区”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法律中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应该说,在这部法律的表述中,“社区”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概念地位,它只是居委会开展服务活动的一个范围比较模糊的空间领域。  相似文献   
8.
保护少数民族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相关国际(人权)公(条)约的文本、语义和背景分析,指出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存在着历史同源性和逻辑相关性;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和国家安全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对应关系;实践中少数民族权利保护能否产生有利于国家安全的后果,取决于若干中介性变量。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世界充斥着以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为基调的矛盾和冲突。两个共同体理念对内坚持铸牢全体中国人民组成的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推动构建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理念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国家的公民民族主义、世界公民主义及国家联盟理念。在思想渊源上,两个共同体理念既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思想及全球化命运观,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在全球化遭遇空前挑战的今天,两个共同体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世界面临的各类共同性危机亟需各国秉承文明共存、交流、互鉴的理念加以应对。文明互鉴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能够消除不同文明圈国家和人民之间的隔阂、误解、偏见,实现人心相通,从而为最低限度和终极意义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提供思想和价值观上的支撑,而且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明互鉴也是现代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种种迹象表明,西方(文明)中心主义已成为制约文明互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障碍。文明平等、包容、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它在给中国及世界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