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显祖: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周明初(杭州大学中文系)汤显祖的人生历程,以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隐为界,可以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四十九年,他像大多数士人一样热心于政治和社会服务,把主要精力花在仕途经济上,在官场中他跌爬翻滚了十五六年,终于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明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力作──评廖可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周明初明代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纷陈,其中最引人注目、对明代文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推复古派和它的理论主张。在明代中后期,复古运动有三次之多,它前潮未平,后波又起,前后相继,绵...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所藏图书中陆续辑得38家150多首明词,大部分出自珍稀本古籍,难得一见。现依《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体例,整理刊布。此文所刊布为15家59首。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代前中期的文学群体,“景泰十才子”的内部往来和外部交游均可以反映出明代文坛的众层化现象。他们内部阶层迥异、职业不同,外部的交游对象也涵盖王公贵胄、馆阁文臣、布衣山人、巫医百工等各个社会层级。过往将其视为景泰年间的文学群体是文学史的误读,“景泰十才子”的文学活动与永乐、宣德间台阁文人存在交叉,并且也曾创作不少颂圣作品。该群体的诗史地位存在逐步升格的情况,以此也可见明清学人的明诗史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5.
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词句,因传达出了江南的神韵而受人称赏,杏花春雨也就成了江南的象征。其实杏花并非江南的特有产物,在中国北方地区更为常见。像杏花这样不是江南特有产物,却成了江南的象征物的,还有很多,如莲花、菱角、莼菜、菰菜、桂花、柑橘、茶叶、竹笋、枇杷、杨梅、鲈鱼、螃蟹等。因为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描绘江南的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这些事物,这些事物也就成了江南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是世界各国或各民族早期文学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现象。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早期的传世之作属于这种现象也已为学者们认识, 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先秦文学中的许多作品和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一些作品也属于这种现象。正确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这一现象, 不仅有助于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的疑难问题, 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河洲《周南·关雎》“在河之洲”,《毛诗》传、笺“河”字元说.朱熹《诗集传》:“河,北方流水之通名.”实误.西汉以前,“河”仅为黄河之专名,不作通名用.“黄河”两字始见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爱及苗裔.’”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二》谓史表本无“黄”字,此“黄”字亦为后人所加,“不知西汉之前,无谓河为黄河者.”故“河”由专名变为河道之通名,最早也当在西汉以后.虽如此,后世以“河“作为黄河之专名者仍多  相似文献   
8.
明清诗文研究是近二十年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开拓性的领域之一。不少以往被忽视被冷落的明清诗人及其作品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并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明代“后七子”中的重要成员谢榛的研究就是如此。这是读聊城大学的李庆立教授新近出版的《谢榛全集校笺》后留下的印象。李庆立先生研究谢榛已二十余年 ,从 1984年到 2 0 0 4年 ,他在《文学遗产》、《中国古典文学论丛》、《文学评论丛刊》、《文史哲》、《文艺研究》、《文献》、《中国文学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谢榛研究的文章30余篇 ,包括《谢榛…  相似文献   
9.
周明初 《广东社会科学》2022,(1):151-161+287
晚明万历年间至清初康熙年间,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段里,无论是作为通俗文学的戏曲、小说创作,还是作为传统文学的诗文创作,以及文学理论及批评,都达至极其繁盛的程度,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和传世作品,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个文学高峰与文学史上以往的以单一文学样式或一两种文学样式所形成的文学高峰不同,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学高峰,不仅持续的时间很长,而且文学现象也异常丰富。作为一个跨越了两个朝代的文学高峰,突破了以往以朝代为断限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对文学史书写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清代康、雍、乾三帝,无不尊崇儒术,提倡理学。康熙帝即位后,不仅命将朱熹升配孔庙,列为“十一哲”,命理学名臣们先后编纂了《朱子全书》、个性理精义》、《周易折中》等理学著作,而且还御纂《朱子全书》的序文,对朱子推崇备至:“朱夫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下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外内为一家。”①雍正取土,最看重的是“四书文”。而乾隆帝自不甘落后,命巨工选辑《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