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于建国后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情况,就其主要问题和主要成果予以述论,对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发展水平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周秀荣借助动态数列对现象进行动态分析是统计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在工作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的是发展水平指标。长期以来,多数的统计教科书上一般都把发展水平指标定义为“动态数列每项具体的指标数值。”这一定义得到...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是田园诗创作进入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者达211人,作品1489首。其创作情形及在各时段的分布呈现出由低而高、最后回落的发展态势,其中盛唐、中晚唐为繁盛期,初唐与五代为低潮期;诗作量20首以上的18位作者最具代表性。而就表现主题言,初、盛唐多表现田家乐,中晚唐则在延续此一传统主题的同时,涌现出大量表现田家苦的诗作,从而展现出一种新的创作趋向。究其原因,与唐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前后变化有关,也与唐代文人生存状态及心态的变化有关。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助于还原唐五代田园诗创作的基本面貌,也有利于纠正学界的某些片面认识和研究偏颇。  相似文献   
4.
唐前田园诗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诗经》时代,两汉时期,魏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虽然唐前田园诗的创作还未形成气候,但已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方面确立了基本的表现范围;在创作方法、艺术表现上,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唐代田园诗的繁荣、发展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5.
田园诗在唐代的崛起与繁荣,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的:其一,唐代隐逸之风的盛行;其二,唐代经济的繁荣与园林别业的广为修建;其三,唐代的政治状况与唐代文人对政治的疏离、对田园的态度;其四,文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代田园诗在其繁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两大表现主题——田家乐与田家苦,且这两大主题各有其文化成因。田家乐主题的形成与客观因素、农耕文化以及唐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闲适生活的精神趣尚有关;而田家苦主题的形成则与当时农业耕作本身的辛苦、国家的农业政策、社会动乱以及唐代诗人的淑世精神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金词与宋词间存在—种既相通又相异的关系。金词主要学习的是宋词主流以外的即苏轼所开创的抒写主体性情、雄迈刚健的豪放词风 ,同时也接受了—定的婉约词风的影响。而辛弃疾的南渡 ,又在金词与宋词间架起了一道相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理趣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特征,在北宋词中有着较明显的体现。北宋词中的理趣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丰富的人生感悟,(2)深沉的历史感慨,(3)理性的情感透视。理趣特征的凸现,使情韵丰富的北宋词具有一定的思辩色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