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彝族传统生态道德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彝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中,蕴含着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环境相适应、节制欲望、适度消费等生态保护观。这些生态保护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社会学的观点从现代人社会化的理论含义、现代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现代人经过社会化科学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健康和谐地成长,成为现代社会所期望的“社会人”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池莉小说《你是一条河》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你是一条河》中辣辣、冬儿和艳春三位女性的性格特征及其作为女性的抗争意识。文章认为寡母辣辣勤勉、坦荡、坚韧,体现了女性对生活的抗争;同时又平庸、自私、愚昧,颠覆了传统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神圣性。冬儿对母亲的反叛,对家庭的逃离,显示出女性对生存际遇的抗争。艳春的自我中心观念和强烈个人意识,反映了她对世俗人生的执着追求、在婚姻中的强烈依附意识以及女性对社会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适应人才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采取有效方法,通过相互配合制定教学计划,分步实施,实现《四川地方史》专业课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教育,由史知理,成为适应当前国际国内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理上的封闭性导致四川内外交通都十分困难,但历代四川人以大无畏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轿,开辟了通往川陕陇甘、滇黔、藏区、湖广等处的诸多古道,发挥多方面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四川各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民族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能力以及陶冶性情、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美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途径之一的美育,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构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以及个性的提升上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文化品位,引导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美的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美育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昌学院把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学院中心工作之一,充分利用地区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探索艺术教育的规律,创新艺术教育的途径,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拓展艺术教育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但美育在高校诸育中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忽视美育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本文试从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工作的载体、开展特色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四个方面论述美育在艺术教育中的扩展和深化,以期探索民族地区高校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就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生活态度、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些特点,分析了产生这些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并就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见解,探讨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