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贡桑诺尔布是清末蒙古王公 ,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他一生中起伏不定 ,思想历程复杂。既有“开溯漠风气之先”的革新壮举 ,又有“民族分裂”的历史倒退 ,乃至后期退出历史舞台。这么一个富有争议的近代史著名人物 ,囿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其思想历程也表现为进步和落后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1937年4月至11月,陈云依靠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利用新疆的和平及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出色地完成了援接西路军进疆及安置任务。在疆期间,陈云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使历尽磨难的西路军余部重新振奋士气,还在坚持统一战线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与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3.
民国建立后 ,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统一、国内的民主并没有真正实现。孙中山和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两代领导人 ,在分别探索立国方案。在民族观方面 ,他们都希望对中国各民族重新整合 ,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 ,营造“国族” ,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个人的价值观不同 ,他们的“国族”思想在内容上又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超阶级的社会动员力量,是构建近代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不二法门。中国民族主义是在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文化制度不断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开始觉醒的;它历经洋务、早期维新、维新变法三次渐变,才逐步冲破传统民族观的网罗,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5.
民国期间,西北政局异常混乱,各派势力角逐十分激烈。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马鸿逵凭借着诸多的有利因素,力挫群锋,主政宁夏达17年之久。在此期间,无论是内政治理,还是与日本人的邦交抗战,马鸿逵的民族思想都挟裹着团体主义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6.
民国期间,西北政局异常混乱,各派势力角逐十分激烈。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马鸿逵凭借着诸多的有利因素,力挫群锋,主政宁夏达17年之久。在此期间,无论是内政治理,还是与日本人的“邦交”抗战,马鸿逵的民族思想都挟襄着“团体主义”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后,“民族主义”日益为国人所提倡,并且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于20世纪初形成广泛的社会思潮。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族主义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对如何救国做出的回应,是随着革命的发展、理论认识的深入而日益成熟的,也是在汉民族与整体中华民族、单一民族国家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间不断进行调适而做出的选择。它的形成、发展、完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虽然其学理依据尚存缺陷,但却在清末民初不同的历史情境下产生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民族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芝瑛敢于公正直言,反对独裁专制,力倡民主和女权,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诸多贡献,而她支持秋瑾游学革命,以及在秋瑾死后为其鸣冤营葬的义举尤为值得称道。在秋瑾的影响下,吴芝瑛逐渐摆脱早期简单的爱国情怀,日益倾向于民主革命。但客观地讲,吴芝瑛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囿于官宦之家和身体健康等因素,她对"民主革命"的理解较为保守,在辛亥革命前始终没有超越同情与支持的范畴,即便是辛亥革命后,她也只愿做一个民主革命的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