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唐可 《老年人》2011,(6):40-41
这是公元前278年,屈原正行走在泪罗江畔,耳边响起的是渔夫的吟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对屈原来说,一切都仿佛是一场久久不醒的梦。这时,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自己日夜思念的楚国都城郢,已经被秦国的军队攻占。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正在逐年不断地发展壮大。为了使社会工作者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民政部于2009年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并印发执行。但是,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实际的继续教育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各地教育培训机构体制不健全;培训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规律、创造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实践活动和结晶;艺术是人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客观记录和反映,也是艺术家心灵感受及其情感独特的表达与描述.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心灵.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将会弥补科学与艺术本身的缺陷,互为补充,最终造福于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Chinese New Year starts with the new moon (新月 xinyue)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and ends on the full moon (满月 manyue)15 days later. The 15th day of the new year is called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 Yuanxiaojie), which is celebrated at night with lantern displays and children carrying lanterns in a parade.  相似文献   
5.
证明责任主体即指证明责任的承担者。只有确定了证明责任主体,证明责任制度才能在诉讼实践中产生实效,否则在诉讼争议的事实真伪不明时就无法确定由谁来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文章从理论上对证明责任主体进行了界定,认为证明责任主体的范围只限于诉讼当事人。具体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主体可包括自诉人、公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侦查机关等,而人民法院、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律师则不属于证明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6.
阳湖派与桐城派之间的隶属关系问题是清代散文史上的一桩公案,当下文学史叙述中通常将阳湖派视为桐城支脉。然而从文学流派的角度考察,阳湖派实际上并不具有后世文学理论所定义的诸要素,这是造成学界对两派关系无法形成共识的重要原因。还原历史语境,阳湖派其实是清人特定地域和学术观念下具有家族相似性,呈群星散点式分布的古文流派。阳湖也并非桐城分支,而是各自独立。乾嘉时期,桐城派有意识的结构流派是造成阳湖在后世依附于桐城这一文学现象的关键因素,这使得阳湖派在文学史叙述中失去其应有地位。再加上后世研究者远离清人语境,用后置文学流派分析前代文学现象时预设了流派对话的“前理解”,遮蔽了古今流派观念差异,更进一步固化了这种印象。  相似文献   
7.
唐可 《老年人》2012,(2):42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35岁的张孝祥在静江知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任上被谗言陷害落职,从桂林北返芜湖,一路泛舟湘江北上,到达洞庭湖。时值中秋之夜,词人感慨万千,写下传诵千古的《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相似文献   
8.
9.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规律、创造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实践活动和结晶;艺术是人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客观记录和反映,也是艺术家心灵感受及其情感独特的表达与描述。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心灵。科学  相似文献   
10.
唐可 《老年人》2011,(3):37-37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闻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每当吟诵起这两首婉转悠长的《潇湘曲》,我的思绪总会漂游到多情浪漫的洞庭湘水之间。而留下这两首传世佳作的诗人,就是曾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的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